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报道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6年12月-2013年4月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面积:8cm×10cm-12cm×35cm。结果本组7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外观自然、不臃肿、质地柔软。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形成线性瘢痕,不影响活动,且伤口隐蔽,不影响美观,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该术式适于修复上肢长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且血管位置比较恒定,管径粗大,皮瓣血供丰富、层次清楚、质地优良、设计灵活、供区隐蔽、创伤小、对功能无影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成活率高、手术风险低、上肢功能恢复好.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掌指骨骨折为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发生率极高,其治疗方法较多,临床骨折复位后常采用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固定,我科自2006年1月以来,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54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2年6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横形V-Y推进复合组织瓣修复甲母痣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我们共收治甲母痣患者13例.手指10例(拇指4例,其他手指6例),足趾3例((足母)趾2例,第三趾1例),病灶切除后甲床组织缺损宽度为3~8mm.术中均于残余甲床较少的一侧设计横形V-Y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创面.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应用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保留桡神经第二掌骨分支的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区缺损20例,皮瓣面积:1.5cm×2.5cm×2.5cm×4.0cm。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以上随访,皮瓣柔软,外形良好,耐磨不臃肿,感觉良好,两点辨别觉为6-9mm。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术式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不需吻合血管,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8月,对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6例,创面面积为5 cm×3 cm~12cm×8cm.均应用同侧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皮瓣前内界为胫骨的内后缘,后外侧界为小腿后正中纵轴线,以腘皱褶中点至内踝中点连线为轴设计皮瓣,皮瓣面积为6 cm×4 cm~13 cm×9 cm. 结果 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行走时步态基本正常. 结论 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佳,该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良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故不失为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手部纵向黑甲的良恶性进行初步鉴别, 并探讨外科切除术后甲床缺损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22年5月, 我们共收治手部黑甲患者28例, 其中16岁以下的有6例;拇指9例, 其他手指19例。术前对纵向黑甲的良恶性进行初步鉴别, 并预估黑甲切除后甲床缺损范围, 对于缺损宽度小于甲床宽度1/2的采用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 大于甲床宽度1/2的在切除全部甲单元后予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28例皮瓣均存活, 指背筋膜蒂皮瓣有5例术后早期出现静脉回流障碍, 经处理后皮瓣存活。术后病理报告:甲母痣16例, 交界痣10例, 原位黑素瘤2例。24例患者随访9~24个月。V-Y推进皮瓣组有17例获得随访, 其中14例指甲生长良好, 3例出现纵嵴;指背筋膜蒂皮瓣组有7例获得随访, 皮瓣外形及质地均较满意。所有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根据纵向黑甲切除后甲床缺损范围的不同, 采用横行V-Y推进皮瓣或指背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也对黑甲治疗规范的建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拇指桡侧指背神经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拇指桡侧指背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自然、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5-12mm,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治疗水平.方法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25例,术后随访1-2年.结果 25例主动伸指和伸拇功能均恢复良好,根据BMRC肌力评定[1],术前功能障碍治疗后其伸指肌力在M3以上20例,M4以上5例.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效果较好,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前臂背侧的外伤要注意手术详细探查骨间背侧神经,防止肌支损伤漏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