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云南抚仙湖水中腐木上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毒杀线虫的水生真菌Coelomycetes sp.YMF1.01029.从此拮抗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5个活性成分,通过UV、IR、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和HMBC等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与preussomerin C(1)、preussomerin D(2)、preussomerin E(3)、(4RS)4,8-d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4)和4,6,8-tr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S)相同.首次报道这5个化合物对线虫的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2.
鲁斌  陈勇杏  吴博宇  王赟  申开泽  于富强  华燕 《中草药》2023,54(14):4520-4529
目的 优化高山桑黄Sanghuangporus alpinus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评价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RSM)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高山桑黄挥发油的工艺条件;使用GC-MS、MTS和微量稀释方法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评估其体外抗炎、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高山桑黄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7℃、萃取压力31 MPa、萃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提取得率为(0.326±0.005)%。高山桑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四氯藜芦醚、1,2,4,5-四氯-3,6-二甲氧基苯、1,2,3,4-四氯-5-甲氧基-6-硝基苯、亚油酸乙酯、二十五烷。挥发油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但其抑菌活性不显著。结论 成功优化了高山桑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在最适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得率;结合体外模型与生物活性评价,可为高山桑黄的药物开发和资源利用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查阅了我国螺旋藻产品国家及地方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以及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螺旋藻生产国对螺旋藻产品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制定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特别是对我国目前制定的螺旋藻产品中重金属铅指标限量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我国螺旋藻产品中重金属铅指标限量定为2.0 mg/kg是安全、科学和合理的。通过概述,旨在为正确了解螺旋藻产品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地食用螺旋藻产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