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再流是严重的术中并发症,术前预测其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与PCI术中发生无再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心脏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T(cTnT)对不稳定心绞痛(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12例UA患入院即刻、第2、3日血浆cTnT≥0.1ng/ml或〈0.1ng/ml将患分为cTnT升高组和cTnT正常组;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心肌梗死(MA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在112例UA患中,cTnT升高44例(39%),cTnT正常68例(61%)。住院期间发生AMI12例(10.7%,死亡5例(4.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15例(13.4%)。其中cTnT升高组的死亡率较cTnT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性;而cTnT升高组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显高于cTnT正常组(P〈0.01)。校正年龄、性别、心绞痛分级、心电图改变等因素后,c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TIMI危险评分系统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非选择病例的有效性。方法将以"非ST段抬高ACS"入院的1298例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根据TIMI危险评分系统,分为TIMI0~2分组(534例)、TIMI3~4分组(632例)、TIMI5~7分组(132例)。观察2周有无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发生。结果随着TIMI危险评分的增加,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脏性死亡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分别为TIMI0~2分组1.7%和0.6%;TIMI3~4分组6.2%和2.8%;TIMI5~7分组12.9%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MI危险评分能准确、量化地评估非ST段抬高ACS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6岁。因右下腹胀痛3个月加重1周,于2008年3月26日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时查体:T37.0℃,P78次/分,R18次/分,BP125/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淤斑淤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轻度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鼓音,听诊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剂,可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使血胆固醇水平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又可刺激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  相似文献   
6.
范友金  田洪森 《山东医药》2009,49(47):51-51
2001年10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围术期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因STEMI经股动脉入路行急诊PCI的278例患者进行院内预后研究。主要终点为由致命性血管入路出血、需要外科干预的血管入路并发症、血红蛋白下降≥3g/dl或需输血的血管入路出血组成的主要血管并发症。结果231例(83.1%)患者使用了血管闭合装置;47例(16.9%)患者给予了手工压迫。血管闭合装置组的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压迫组,分别为3.5%和10.6%(P=0.03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是降低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0.38;95%CI,0.17—0.91)。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使用血管闭合装置是安全的,与手工压迫组比较可明显降低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和当代药物治疗是否可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STEMI患者均给予48h心电监护。结果255例行急诊PCI的患者有12例(4.7%)发生了恶性VA,其中60%的恶性VA发生于住院后的第1个24h,92%发生于住院后的第1个48h。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恶性vA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压积降低和未使用β-阻滞剂。结论急诊PCI可降低急性sTEMI患者的恶性VA发生率,但不能缩短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男性。年龄40~78岁,平均54.8岁。经历过一次手术23例,二次手术1例。其中腹股沟斜疝21例(其中滑疝2例),直疝2例,骑跨疝1例。前次手术Bassini法21例,Halsted法2例,Shouldice法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室超速起搏对动脉压力的影响,以明确其在主动脉腔内隔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左侧旁路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以180~220次/min的频率行心室超速起搏,使外周平均动脉压下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通过有创动脉压力持续同步监测血压并记录压力图形的变化,观察心室超速起搏前后血压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及血压降至目标血压所需时间,停止起搏后血压恢复至基础血压的速度扣幅度及所需时间;观察患者在超速起搏术中及术后3个月有无心、脑、肾等器官的不良事件.结果 入选的30例患者顺利完成心室程序刺激.心室超速起搏(3.1±1.6)心搏后外周动脉平均动脉压从91.3 mmHg下降至37.8 mmHg,目标平均动脉压达标需(858.7±361.7)ms.停止起搏后(1.9±0.6)心搏后平均动脉压恢复至基础水平,约需(1 042.2±174.0)ms.术中、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无心、脑、肾等脏器的不良事件.结论 心室超速起搏可以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平均动脉压,可作为主动脉覆膜支架释放时较佳的血压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