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秀琪 《黑龙江医药》2002,15(3):211-211
呼吸道疾病发生喘憋的主要病理原因多数医生认为与感染有关,但其它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气道高反应性等亦应全面考虑,加以处理。尤其是婴幼儿喘憋性肺炎引起的小儿气道喘憋的病理原因比较复杂,且合并症多,死亡率较高。现在我们将胸腺肽与抗菌及抗病毒药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气道喘憋的疗效情况报道如下,同时我们将病例分成二组进行对比观察。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a.呼吸>6~80次/分,脉博>120~160次/分,三凹症显著,喘憋发作时胸部有哮鸣音或锣音;b.X 线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秀琪 《工企医刊》2008,21(1):61-62
目前,大量药品不断上市,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许多认为无法治疗的疾病通过新药的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许多人,包括病人及其家属认为药品只是治病的,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或者认为只有化学药有不良反应,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等,实际上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无“毒”无药,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有害的一面,既在达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给药方法,在儿科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因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给患儿带来很大危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凡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由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都统称为输液反应,而在儿科临床中因小儿患者体质比较特殊,输液反应更为常见,因此正确认识小儿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1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先兆发冷、寒颤、面色灰白或紫绀、四肢发冷、继而高热可达40~41℃,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不安、谵妄并可引起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如不及时抢救,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2发生原因输液反应多数在输液后15~30min内发生。因为机体需要一定浓度的致热原刺激才能产生反应。据文献报道液体中含有致热原0.06~1t·g/L时,即可产生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热反应的早晚视致热原进人体内的量、质和病人的个体而异。但一般的规律是:(1)输液后很快出现的反应一般为药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且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会降低疗效,产生毒副作用,现就中西药配伍浅谈利弊,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