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使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MTX)的毒副反应,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因患有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的患儿237例,根据使用甲氨蝶呤的不同剂量分为2组。低危组:甲氨蝶呤的给药剂量为3 g·m-2,共153例。高危组:甲氨蝶呤的给药剂量为5 g·m-2,共84例。首次使用甲氨蝶呤36 h后使用四氢叶酸钙(CF)解救,监测24 h、48 h血药浓度,48 h后若>1 μmol·L-1,则加大剂量继续解救,直至达到安全浓度(<0.1 mmol·L-1);若48 h后<1 μmol·L-1,则继续常规解救。对比分析2组24 h、48 h血药浓度;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在24 h后血药浓度有差异,高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在48 h后血药浓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氨蝶呤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2组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24 h、48 h后血药浓度达到较高水平,经四氢叶酸钙解救后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给药剂量大可降低解救的效果。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类毒副反应,给药剂量较大更易导致消化道反应毒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采集403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或肺炎住院患儿鼻咽拭子和口腔吸取物,以分区划种半定量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及以上考虑有临床意义.对比2种类型样本培养结果及其与患儿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的吻合程度.结果 403例患儿中,鼻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31.5...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脑脊液培养常见菌及其体外耐药性,为其结果解读和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询实验室信息系统,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7至2019年所有脑脊液的培养结果,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追溯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共分离到菌株1 312株(细菌1 294株,真菌18株),致病菌497株(37.9%,49...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SP) 在儿童中的致病谱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3-2017 年细菌培养为SP 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分离到SP 的患儿514 例,其中6 例同时在咽拭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培养 出SP。407 株(79.2%) 来自阴道分泌物,91 株(17.7%) 来自呼吸道标本,无菌标本10 株(1.9%),其他标本12 株(2.3%)。患儿年龄 (7.02±2.26) 岁。侵袭性感染10 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敏感,青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023 和0.048μg/ mL;98.4% 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4.6% 和93%。2 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梗塞、 脑瘫后遗症。结论 SP 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和外阴阴道感染,青霉素和头孢曲松可作为该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局部使用左氧氟 沙星可作为SP 外阴阴道炎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3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PSIS患儿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均以生长迟缓为主诉,身高81.5~135.0cm,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均低于5μg/L;其中1例合并性发育迟缓,1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1例伴垂体性甲低,1例伴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结论 PSIS以生长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性或完全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磁共振检查特点为垂体小,垂体柄缺如,垂体后叶异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经验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无菌来源标本培养结果为LM的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确诊为LM侵袭性感染患儿22例,男11例。年龄范围为2h~14y8m,中位数为3d,新生儿占68.2%。血培养阳性1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1例,其中5例血液脑脊液培养同时分离到LM。16例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中9例出现颅内并发症(颅内出血4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3例、脑室管膜炎1例)。临床表现新生儿主要为气促发绀、发热、状态反应差、末梢循环差、呻吟及黄疸等;非新生儿以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头痛、抽搐及颈强直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14例,糖降低12例,氯化物降低11例。药敏试验显示,LM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本组资料治愈好转率77.3%,病死率18.2%。结论 儿童LM感染以新生儿多见,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用药,而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作为替代用药也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