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茯胶囊;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谷维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9例;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茯胶囊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症状是关节运动时出现疼痛、杂音、运动异常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发音以及睡眠休息。而咀嚼肌群痉挛又是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在临床上对于晚期的有器质性病变的病例多做手术修复治疗 ,而对于初期的病例则多用对症治疗 ,如止痛、抗炎、理疗、关节腔或咀嚼肌封闭以及单纯的针对病因进行调、修复缺失牙、正畸等疗法 ,效果不尽人意。笔者采用耳穴位注射封闭、待咀嚼肌群痉挛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的病因治疗 ,共综合治疗 2 6例 ,经 3年的追踪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河北医药》2013,35(8):1137-113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且表皮层厚度增加不明显。D、E组无区别。EGF结果:在维持1周A、B、C组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2周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4周3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EGF来提高扩张皮肤的修复质量;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常规扩张法与快速扩张法的不足,提出了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法。 目的:观察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对皮瓣表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反复快速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 结果与结论:扩张维持第2,3周,反复快速扩张组皮瓣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高于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 (P < 0.05)。除扩张维持第3周外,其余各时间段,反复快速扩张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 0.05)。扩张维持第4周,反复快速扩张组表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提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皮瓣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了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背景: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常规扩张法与快速扩张法的不足,提出了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法。目的:观察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对皮瓣表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反复快速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结果与结论:扩张维持第2,3周,反复快速扩张组皮瓣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高于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P<0.05)。除扩张维持第3周外,其余各时间段,反复快速扩张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扩张维持第4周,反复快速扩张组表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提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皮瓣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了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背景: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常规扩张法与快速扩张法的不足,提出了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法。目的:观察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对皮瓣表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反复快速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结果与结论:扩张维持第2,3周,反复快速扩张组皮瓣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高于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P〈0.05)。除扩张维持第3周外,其余各时间段,反复快速扩张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扩张维持第4周,反复快速扩张组表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提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皮瓣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了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2例,在规范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后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死亡病例。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E 5组。各组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D、E组无区别;②PCNA结果:A、B、C 3组中PCNA表达阳性细胞较多,D组较少,正常皮肤中的则更为稀少且散在;③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结果:A组中除维持期3周时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下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增殖趋势与常规扩张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趋势接近,增殖率与常规扩张方式有显著性差异;④表皮细胞PCNA染色阳性率比较:维持1周A组与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B组与其他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组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在维持2,3周反复快速扩张与单纯扩张无差异,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至维持4,6周时A组与其他4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反复快速扩张皮肤可促进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增殖,增强了组织的生物性生长行为,促进扩张皮肤组织的生长,从而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常规扩张法与快速扩张法的不足,提出了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法。 目的:观察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对皮瓣表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反复快速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 结果与结论:扩张维持第2,3周,反复快速扩张组皮瓣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高于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 (P < 0.05)。除扩张维持第3周外,其余各时间段,反复快速扩张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 0.05)。扩张维持第4周,反复快速扩张组表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提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皮瓣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了扩张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髁状突骨折在颌骨骨折中 ,是一种较严重的骨折 ,愈后并发症较多 ,治疗时有很多困难。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最细弱的部位 ,在受到由前方或前侧方(如从正中联合部、颏孔部等 )传来的突然外力 ,就可发生间接骨折。直接骨折仅见于火器伤或来自侧方的外力。而且髁状突骨折往往伴有颌骨其它部位的骨折 ,有的伴有其它器官的损伤 ,往往给治疗时机上造成困难。我科自 1 989年~ 1 999年 ,1 0年中共收治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 1 0 2例 ,其中切开手术复位 86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咬功能恢复良好。本文着重对讨论髁状突颈骨部折手术复位方法及护理。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