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184例,对照组99例,测定两组血清中hs-CRP、Lp(a)、ApoA1、ApoB的水平,并计算出ApoB/ApoA1,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但血清中Lp(a)、hs-CRP、ApoB水平及ApoB/ApoA1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ApoB(r=0.28,P0.05)、ApoB/ApoA1(r=0.37,P0.0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r=-0.33,P0.0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hsCRP(r=0.06,P=0.29)、Lp(a)(r=0.08,P=0.2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结论血清ApoA1、Lp(a)、hsCRP、ApoB水平及ApoB/ApoA1与CH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ApoA1、ApoB水平及ApoB/ApoA1还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以上各种指标在CHD的诊断以及病情的判断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血药浓度与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指导万古霉素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 RS )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合理用药。方法在有指征应用万古霉素的M RS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中进行该药药物浓度监测。留取血样时间为万古霉素给药至少4个剂量后,在给药前30 min内采血送检谷浓度,给药结束后30 min至1 h内采血送检峰浓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为3.22-50.79 mg/L ,谷浓度<5 mg/L者3例,5-<10 mg/L者11例,10-15 mg/L者3例,>15 mg/L者8例;峰浓度为13.57-60.47 mg/L ,峰浓度<25 mg/L者14例,25-40 mg/L者7例,>40 mg/L者4例。感染患者临床好转率为80.0%(20/25);细菌清除率为87.5%(21/24)。13例患者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其治疗好转率为92.3%(12/13)。4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制定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用于治疗M RS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后再经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指标之一。本文选择灵敏块捷的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对照,以探讨其在急性外伤时深部静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偶发分枝杆菌属于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其导致的骨科感染病例少见报道,现分析我院骨科感染偶发分枝杆菌病例一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其实验室检查过程、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容易漏诊、误诊,常规细菌培养不易检出,其导致的感染难以控制,且治疗过程较长。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感染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治疗过程较复杂,治疗时间较长,其分离、培养及鉴定对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althazar CT评分与D-二聚体预测急性胰腺炎(AP)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21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期间AP并发PVST情况;对比并发PVST组及未并发PVST组基本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AP患者并发PVST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P患者Balthazar CT评分、D-二聚体并预测PVST发生的价值。结果 剔除4例,剩余213例AP患者中有9.86%并发PVST。并发PVST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TC、脂肪酶、膀胱压、血氧分压、Balthazar CT评分、C反应蛋白、淀粉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并发PVST组(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Balthazar CT评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是影响AP患者并发PVS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althazar CT评分、D-二聚体及二者联合预测AP患者并发PVST的AUC分别为0....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骨碎补提取物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效果,并观察大鼠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骨碎补低、高剂量组5组,每组15只。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在手术后第5周开始,西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灌胃,剂量为0.1 mg/(kg·d);骨碎补低、高剂量组给予骨碎补提取物灌胃,剂量分别为10.0 mg/(kg·d)、40.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比较各组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明显降低,血清OC、BALP、ET-1水平明显升高,OPG、VE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骨碎补低、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血清OPG和VEGF水平均升高,血清OC、BALP、ET-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西药组比较,骨碎补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血清OPG和VEGF水平较高,血清OC、BALP、ET-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骨碎补提取物治疗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能够通过调节ET-1、VEGF水平,改善骨代谢,提高BM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右归饮联合盐酸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形成、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C57BL/6品系雌性小鼠,切除卵巢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饲养12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洛昔芬组及联合组。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用0.5 mL0.9%氯化钠溶液灌胃,雷洛昔芬组用5 mg/kg盐酸雷洛昔芬治疗,联合组用0.2 m L右归饮+5 mg/kg盐酸雷洛昔芬治疗。连续给药6周后眼球取血,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处死小鼠,测定骨密度,Micro-CT检测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表面积/骨体积(Bone surface/bone volum,BS/BV)、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spacing,Tb.Sp)、骨小梁平均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等骨组织形态指标。胫骨组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损伤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密度、BV/TV、Tb.Th、PIN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S/BV、Tb.Sp、OC、ALP、TRAC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雷洛昔芬组、联合组骨密度、BV/TV、Tb.Th、PIN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S/BV、Tb.Sp、OC、ALP、TRAC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雷洛昔芬组比较,联合组骨密度、BV/TV、Tb.Th、PIN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S/BV、Tb.Sp、OC、ALP、TRAC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归饮联合盐酸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单用盐酸雷洛昔芬能更显著地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形成,达到增加骨密度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蛋白在48例软骨肉瘤及20例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与软骨肉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软骨肉瘤组织中PCNA与p27蛋白表达星明显负相关,p27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软骨瘤,PC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软骨瘤组织;软骨肉瘤复发者PC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27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者。PCNA高表达表达率与软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不同组织学分级者中无显著差异;p27蛋白表达与软骨肉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不同组织学分级间p27蛋白高表达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认为PCNA高表达及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软骨肉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及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