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猝死(SCD)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所引起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的呼吸及循环停止,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及极差的预后,是当前深受重视的临床医学问题之一.现将我院10年来所抢救的85例SCD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旨在识别高危病人,有效预防猝死,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晚期癌症患者中80.00%合并有疼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生存情况与症状控制情况相关,疼痛管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1].疼痛管理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部分[2];2000年WHO提出:尽管癌痛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在所有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止痛药是癌痛治疗必不可少的药物.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是晚期肿瘤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无天花板效应,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增加剂量,直到疼痛控制.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国内的医师和患者对于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仍有较多顾虑.现对我院近年来使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的38例癌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探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心病发病时间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掌握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病的时间规律,以便更好地做好肺心病的护理工作,应用圆形分布法对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月发病高峰期为10月8日至翌年3月14日,时发病病情加重高峰期为17:40至翌日0:44。对肺心病人发病及病情加重高峰护士应有认识,以尽量消除发病诱因,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主要由红参、黑附片提取物组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Rb1(C54 H92O23)、乌头生物碱(C34H41NO11)。该药于1993年上市,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必备急救中药”[1],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不良反应少,但本院在临床使用中曾有6例患者出现与之相关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多语、烦躁、易激动、失眠等兴奋超常症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心源性猝死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要杀手.为了解老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特点,识别老年高危病人,预防猝死,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现将我院8 年来所抢救的76 例心源性猝死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听觉词语回忆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连线测验、Rey-Osterrieth复杂图片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及言语流畅性测验对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9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评定.结果 在记忆测验方面,高血压组患者听觉词语回忆测验及逻辑记忆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非记忆测验方面,高血压组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连线测验-A和连线测验-B耗时数比对照组延长(P<0.05);Stroop色词测验及复杂图片测验得分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除视觉构造能力、空间结构记忆、注意力及抗干扰能力外的多项认知功能损害.应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758份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仙 《护理与康复》2005,4(4):302-303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客观记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后,规范书写临床病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更规范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笔者对本院758份现病历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仙 《上海护理》2006,6(2):34-35
国内外的医学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卫生问题的首要对策[1]。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患者数约为130万~150万,死亡近100万,存活的患者约有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40%以上。如何使用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有文献报到,分阶段分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全部讲授者[2]。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221例脑卒中患者及家属采用了阶段性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  相似文献   
10.
20~ 59岁是人的一生中最佳工作年龄。为探讨影响最 佳工作年龄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 ,我们对仙居县人民医 院 1 992~ 2 0 0 0年共 51 2例 2 0~ 59岁住院病人死亡情况进 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仙居县人民医院 1 992~ 2 0 0 0 年住院死亡病例登记及疾病分类卡 ,并逐个核对病案 ,死亡 原因选择第一诊断 ,按 ICD- 9分类。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资 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 1 总死亡比  1 992~ 2 0 0 0年仙居县人民医院住院死亡 总数为 1 1 66例 ,其中 2 0~ 59岁住院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