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地左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择期LC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地左辛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50例。手术开始时,地左辛组静脉注射地左辛5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前、气腹后10min、拔管时、拔管后10min、拔管后20min的SBP、DBP、HR、SpO2以及术后躁动情况,对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5min、10min、20min、60min进行VAS评分。结果D组患者气腹后10min、拔管时、拔管后10min的SBP、DBP值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5min、10min、20min、60minD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LC术中使用5mg地左辛,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并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0岁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插管(罩)前(T1)、插管(罩)即刻(T2)、插管(罩)后3min(T3)、停药即刻(T4)、拔管(罩)即刻(T5)、拔管(罩)后3min(T6)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插(拔)管时呛咳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喉罩组插(拔)罩前后的HR、MAP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组拔管即刻HR、BP显著高于拔管前(P<0.05);气管插管组呛咳反应、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喉罩组(P<0.01)。结论 Proseal喉罩并全静脉麻醉具有置入方便、围麻醉期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用于老年患者手术较气管插管全麻更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比较常见。处理气管插管困难的方法很多,如普通喉镜清醒插管、盲探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逆行气管插管、改用吼罩等。本研究旨在对逆行气管插管与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及并发症作一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困难病人3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65岁,体重55~75kg。腹部手术12例,胸部手术8例,口腔手术4例,开颅手术3例,脊柱手术3例。随机平均分成二组:逆行气管插管组(Ⅰ组),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Ⅱ组)。1·2插管方法术前用药为: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1),设定时间15min输完,然后以0.2—0.7μg/(kg.h)持续泵人至手术结束前10min。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在人室时(T0)、麻醉诱导前3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气管导管拔除时(B)、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T6)的SBP、DBP、HR、SpO2以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手术结束后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一躁动评分及气管导管拔除后15min的Ramsav镇静评分。结果T1时两组SB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且观察组SBP、HRT,时明显低(慢)于对照组(P〈O.05);与T,时比较,观察组患者T2、T3、T4、T5、T6时SBP、DBP、H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R、B、L时SBP、DBP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O.05),T2、T5、T6HR显著增快且明显快于观察组(P〈0.05);麻醉诱导过程中观察组低血压、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拔管时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anl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腹腔镜妇科手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不仅使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使患者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自主体动的发生率,记录术毕时嗜睡及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及顺行性遗忘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并且减少了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诱导时的气管插管条件.方法 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55岁,体重52~75 kg.随机分为1、2、3组,依次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1 min)加瑞芬太尼1、2、3 μg/kg(>2 min)行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同时记录诱导及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插管满意率1、2、3组分别为50% 、80%和90%.结论 瑞芬太尼2μg/kg复合异丙酚2 mg/kg不加用肌松药行气管内捅管能提供良好的捅管条件,但对心血管系统有轻微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抑制作用,探讨预防咳嗽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200例需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50例。组Ⅰ为利多卡因0.5 mg/kg,组Ⅱ为利多卡因1.0 mg/kg,组Ⅲ为利多卡因1.5 mg/kg,组Ⅳ为生理盐水10 mL的对照组,各利多卡因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观察4组患者注射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后头晕、耳鸣中毒症状发生率;观察4组患者注射芬太尼后咳嗽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组Ⅲ、组Ⅱ头晕、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Ⅲ头晕、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Ⅱ;组Ⅲ、组Ⅱ咳嗽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Ⅲ与组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组Ⅲ咳嗽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能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毒性反应轻,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盆腹腔开放性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 min A、B 2组患者分别采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HR、SBP、DBP、SpO2及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有无躁动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123.0±15.2)min,B组为(125.0±1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A组患者的SBP、DBP、HR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2组患者的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1-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术毕前30 min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