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TEM治疗的53例直肠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53例均成功施行TEM,其中49例行直肠壁全层切除,4例行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手术时间20~100 min,平均(42.8±14.3)min;术中出血量5~45 ml,平均(8.2±4.4)ml。术中2例中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立即行腹腔镜下一期修补成功,术后未发生腹腔及盆腔感染。本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4例(7.5%)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1例肺部感染、1例直肠创面感染,均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1~13 d,平均(4.5±2.6)d。术后随访5~52个月,平均(23.4±7.3)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及控便、排便功能障碍。结论:TEM是安全的,其微创性、疗效均优于传统经肛直肠肿瘤切除术,可作为适合局部切除直肠病灶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小鼠胆盐肠肝循环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药物组(medicine,M),分别给予普通饮食、普通饮食加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灌胃,喂养10周后处死小鼠取血、胆汁、小鼠肝脏、小肠组织,生化分析仪分析小鼠血样代谢指标,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组织内胆盐肠肝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M组小鼠胆汁中胆盐含量NC组显著升高,肝脏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及胆盐合成相关基因胆固醇7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enzyme7 A1, CYP7A1)、胆固醇27羟化酶(CYP7A1cytochrome P450 enzyme27 A1, CYP27A1)以及胆盐转运基因胆盐输出泵基因(bile salt export pump, BSEP)、牛黄胆酸钠转运基因(sodium/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NTCP)的表达较NC组也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免疫组化证实了M组BSEP在蛋白层面表达升高。M组小肠组织内胆盐转运基因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 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 ASBT)的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诱导胆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上调胆盐在肝脏以及小肠内的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参与胆盐肠肝循环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王诗佳  刘颖斌 《上海医药》2022,(19):7-10+19
胰腺癌患者常发生围手术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影响术后患者的预后。现临床上有多种可用于评估胰腺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的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年版)、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法、微型营养评定法等。改善术前营养不良的胰腺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首选口服补充营养,其次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应留作最后的营养支持途径。肠内营养的方式包括鼻胃管、胃空肠造瘘管、空肠造瘘管、鼻空肠管等。每一种肠内营养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并发症风险,具体选择时应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探究儿童单纯性肥胖对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影响,为干预儿童单纯性肥胖、改善肥胖儿童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儿童肥胖与甲状腺功能变化密切相关,肥胖儿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普通儿童高,其机制目前公认的假说与瘦素相关.促甲状腺激素轻度升高更像是体质量增加的适应性改变,而不是引起肥胖的原因.选择性甲状腺激素受体激动剂将来可能成为治疗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全民健康进程,实现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目标,本文对亲友健康管理在医学生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实施医学生亲友健康管理的路径与策略.提出亲友健康管理应以建立亲友健康档案为基础,辅以其他教学方式,并结合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亲友健康管理宣传工作,构建亲友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等措施,以有效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而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树立人文关怀思想,提升综合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骨骼肌中的应用得到了临床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声因其实时、动态、无创、简便的特点,在骨骼肌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传统的二维超声可以从肌肉厚度、回声强度、羽状角、肌束长度等具体的参数反映骨骼肌结构的改变。此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分别可以通过评估骨骼肌的弹性和微循环反映骨骼肌的功能改变。本文旨在对超声技术在骨骼肌系统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class ?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 cata-lytic subunit p110β knockdown in conjunction with oxaliplatin treatment on colon cancer cells. Down-regulation of p110β by siRNA interference and oxaliplatin treatment were applied i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HT29, SW620 and HCT116. MTT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110β knockdow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SubG1 assay and Annexin-Ⅴ FITC/PI double-labeling cytometry were applied to detect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PI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 3, cleaved PARP, p-Akt, T-Akt and p110β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own-regulation of p110β expression by siRNA obviously reduced cell number via accumulation in G0-G1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in the absence of notablely increased apoptosis i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HT29 and SW620 (S phase arrest in HCT116). Moreover, inhibition of p110β expression increased oxaliplatin-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HT29, HCT116 and SW620 cell lines. In addition, increases of cleaved caspase-3 and cleaved PARP induced by oxaliplatin 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blotting in p110β knockdown group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wild-type group. It is concluded that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p110β could inhibit colon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result in increased chemosensitivity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to oxaliplatin through augmentation of oxaliplatin-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硬度与肝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0年12月在笔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共74例,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组)46例及肝功能异常组(B组)28例。另选同期健康对照组(C组)50例。收集各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同时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和彩色多普勒检测各组肝脏组织剪切波速度(SWV)、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指标差异并分析相关性。结果B组患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高于A组及C组(P<0.05);A组与B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DBIL)均高于C组(P<0.05);3组间间接胆红素(IBI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A组高于C组。肝脏SWV比较,B组高于A组及C组(P=0.00)。相关性分析显示,肝脏SWV值与ALT、AST、GGT、TBIL、DBIL、IBI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的肝脏硬度与肝脏功能相关性较高,与血流动力学无相关性,SWV可作为评价T2DM患者肝脏损害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实质硬度与尿蛋白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12月于该院住院的T2DM患者117例,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患者的肾实质剪切波速度(SWV),同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病程、年龄、血压;常规超声参数如左肾大小、肾实质厚度;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及24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预防性行回肠末端造口,术中打开与否对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6年的临床患者,经各项物理检查及术中所见确定存在保肛指征,最终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回肠造瘘术。术中行造口一期切开的为对照组,未切开的为实验组。对入组患者建立统一标准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经过对筛选入组的78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分析,其中39例术中行造口一期切开(对照组),39例术中造口未切开(实验组),仅行回肠末端旷置。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营养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5例出现吻合口漏,实验组中6例出现吻合口漏(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中打开与否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并无影响。同时非切开组可在首次住院期间行一期还纳,避免二次住院,减少患者痛苦。对于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