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焦作第四人民医院2007-06-2009-05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3 a内1 863份归档病历及门诊处方,针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真菌药物使用病例为1 683例。其中,诊断不确定使用为39.6%,治疗性使用为60.4%。结论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虽然要求依据敏感性试验,但仍存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及细菌敏感性试验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左氧氟沙星致18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和全身性损害等。结论:提示医师及药师在临床用药时要明确左氧氟沙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和评价脑电图的实用价值,现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CT与脑电图作对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40岁4例,41~50岁15例,51~60岁23例,61~70岁26例,71岁以上12例。男63例,女17例。其中眼底  相似文献   
4.
作者最近发现HIV感染病人肌活检可见有许多铁质沉积,为探讨与之有关的因素,疾病控制中心(CDC)按标准选不同程度感染期、各种肌病有AIDS患者41例,分别在局麻下从腓骨短肌、股四头肌或三角肌部位取标本用HE染色法及其他组化染色法进行观察;用Perls和Turnbulls法鉴定含铁及铁  相似文献   
5.
AIDS常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作者选择50例无任何CNS症状的HIV感染阳性者进行运动试验,以便观察早期脑损害及了解病情进展情况.50例均排除机会性脑感染、饮酒及药物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甲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甲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应用甘利欣注射液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10~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用菌枙黄注射液10~3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表现、TBIL、ALT。结果治愈率治疗组比对照组高出5.8%。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治疗甲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抗抑郁药用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8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计算三环四环类等杂环类抗抑郁药与新型抗抑郁药占总量的比例,根据使用金额较大提取较具代表性的目前使用的抗抑郁药8个品种,逐一计算不同年份的用量,分别将各药及两类药的用量做比较。结果三环四环类等杂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逐渐上升。结论随着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4~8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为71.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复发率10.7%,对照组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及甲基纤维素对豚鼠眼睑和泪囊周围组织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豚鼠72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4只,三组分别于下眼睑轮匝肌及泪囊周围的皮下组织间隙注射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及甲基纤维素各0.5 mL,使豚鼠下睑形成直径15 mm的皮丘。分别于第1、3、7天测量三组眼睑充血肿胀的直径;于第1、3、7、14、21、28天观察眼睑结节形成情况,每组6个时点分别选4只豚鼠处死,观察眼膏扩散程度并行HE染色,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A组第1、3、7天眼睑肿胀直径均高于B、C组(P均<0.05)。A组注射后第1、3、7、14、21、28天下睑及泪囊周围结节直径均高于B、C组(P均<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各时点药物扩散直径均高于B、C组,B组第1、3、7天药物扩散直径高于C组(P均<0.05)。HE染色发现,A组注射后眼膏渗入腔隙,周围血管扩张,可见红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组织,较B、C组严重,消退缓慢。结论以凡士林、羊毛脂和液体石蜡为基质的红霉素眼膏注入眼睑组织后难以被吸收降解,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