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药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王绣芳 《河北医药》2013,35(7):1104-1105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普遍遭受心绞痛的折磨,甚至发生猝死。由于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患者对疾病充满了恐惧,而且长期治疗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临床上常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而且还增加了诱发猝死的风险。本文对45例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调查,并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王绣芳 《河北医药》2013,35(9):1437-1438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很高。由于发病时患者脑组织血供受阻,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受损,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受限,生活质量降低[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一般认为患者只要神智清楚,体征平稳,病情无进展,一般可在48h进行康复训练。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2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 n =62)和常规护理组( n =61),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护理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肺功能指标,采用SAS和SDS评价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2组护理后的FVC、FEV1、FEV1/FVC和6 MD都明显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护理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肺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运动功能,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