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燕  江玲 《当代护士》2018,(1):108-1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留观输液患儿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于本院儿科进行留观输液的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对儿科留观输液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护理,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的补体C5a受体(C5aR)拮抗剂筛选平台。方法采集人外周静脉抗凝血,与不同浓度C5a、脂多糖及PMX-53孵育10~30 min。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溶菌酶检测试剂盒观察中性粒细胞分泌溶菌酶的能力变化,罗丹明-123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AKB或AKT)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考察补体C5a刺激及使用阳性药物PMX-53后对各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C5a刺激人外周血可增强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促进溶菌酶释放和IL-8的分泌,激发呼吸爆发,上调ERK、AKT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阳性药物PMX-53则能显著抑制C5a的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成功建立C5aR拮抗剂人全血体外筛选平台,为C5aR拮抗剂筛选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护士带教质量,使之尽快适应当前军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及现代护理的需要,从而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方法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挑选,对新护士分阶段系统带教,采取如专科知识、技能培训、抢救及应急能力的培养等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带教,缩短了新护士培养周期,提高了新护士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结论科学的带教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良好思想道德的护理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评价营养状态时进行身体测量的最佳时间.方法 6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青年组53例,老年组13例;2年龄组中又根据透析间期不同的体质量增长率各分为2组分别为: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16例,老年组7例)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37例,老年组6例),每个月分别在透析前、后测量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围(Mid-arm circumference,MAC),计算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①2年龄组全部透析前身体测量数据均值±标准差结果(MAC 29.33±3.48cm;TSF 21.41±6.00mm;MAMC 23.00±2.75cm)均大于透析后测量数据(MAC 28.78±3.40cm;TSF 20.57±5.92mm; MAMC22.52±2.47cm),全部样本透析前后3项身体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分别为(MAC t=l0.091,P=0.000;TSF t=10.590,P=0.000;MAMC t=3.534,P=0.000);患者上臂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9.21±3.44cm、老年组29.81±3.80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8.68±3.56cm、老年组29.19±3.69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8.437,P=0.000;老年组t=6.009,P=0.00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透析前(中青年组21.43±6.06mm、老年组21.34±6.00m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0.52±5.98mm、老年组20.74±5.88m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9.865,P=0.000;老年组t=4.242,P=0.000)、上臂肌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2.99±2.80cm、老年组23.05±2.68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2.50±2.47cm、老年组22.64±2.57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2.953,P=0.000;老年组t=5.177,P=0.000);②3项身体测量指标透析前、后差值在不同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分组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测量以上数据的最佳时间应为透析后、身体无不适(如肌肉紧张,抽筋,低血压等并发症)时进行测量,以避免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的影响,从而合理实行长期的营养评估计划,有效的组织管理营养评估工作,为监测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4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腹痛护理、消化道出血护理、紫癜性肾炎护理、关节肿痛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所在科从2008-05~2009-12收治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例,均使用爱必妥加伊立替康化疗,化疗导致Ⅳ度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于1×109/L)共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平均5 d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参考值以上(4×109/L)以上。  相似文献   
7.
西妥昔单抗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etuximab,Erbitux)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EGFR、AKT及ERK表达及活化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ide,PI)染色检测西妥昔单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HepG2细胞表面存在较高水平的EGFR表达;细胞划痕及Transwell结果表明,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西妥昔单抗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EGFR、AKT及ERK的磷酸化水平;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西妥昔单抗作用24 h剂量依赖性影响HepG2细胞周期进程,并将其阻抑在G0/G1期。结论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高表达EGFR的肝癌细胞系HepG2胞内关键信号蛋白的活化,阻滞其细胞周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泵控血流量(Qb)对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Qa)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前臂标准内瘘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21例,正确进行内瘘穿刺及连接HD02超声稀释血液透析监测仪。在透析开始后30min及结束前30min,分别将泵控血流量调至200、250、300ml/min,调整时间间隔为4min,在每一泵控血流量稳定2min后检测内瘘血流量,并观察心率、血压。结果在上述不同的Qb下,透析开始30min后Qa分别为:(1123.0±457.9)ml/min、(1093.9±449.8)ml/min、(1153.9±436.3)ml/min(各组间P〉0.05);透析结束前30minQa分别为:(1083.9±420.9)ml/min、(1042.3±413.8)ml/min、(1039.2±392.7)ml/min(各组间P〉0.05);患者心率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透析开始及结束前,在泵控血流量200~300ml/min的范围内,内瘘血流量无显著变化,血压与心率稳定,间接反映了心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正>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论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QCC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品管圈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地发现并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房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5月起开展并成立优质服护理示范病区,采取护士分层分组管理,设立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三个层次,分组包干制,以病人为中心,围绕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分工方式,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组每个护士分别负责6~8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制定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岗位职责.在责任组长的负责下,通过质控检查,现场改进,保证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结果:通过分层分组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加强了高年资护士对年轻护士的带教和支持作用,护理人员合理应用, 工作更贴近患者需求,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