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研究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鉴别和血型鉴定的方法。方法选取了铁岭市妇婴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检测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后经鉴定为抗体封闭标本22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洗涤放散红细胞、家族和病情调查鉴定等方法来判断血型。结果全部22例标本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强阳性(4+)。结论在进行特殊病例血型鉴定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这一结果对于准确判断封闭抗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检验医学在不断发展,很多的先进检测技术被不断地用到临床检验中去,所以优秀的检验质量,及时有效的检验服务成为了医院的迫切需要.通常情况下,在临床免疫的检验过程中,如何对质量有更全面的管理决定着实验结果是否准确.本文就有关检测前试剂的准备和收集保存的临床标本等等的标本因素会如何影响检验进行一些阐述.当然在检测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检验结果,这就要求临床免疫的检验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中树立起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质量意识,也要具备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认真对待临床检验的每个环节,于此同时也要求提高服务以及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免疫检验,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正确的参考依据,因此,临床免疫检测有级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IL-6、IL-8水平与新生儿重症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及4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IL-6、IL-8水平。结果:5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发烧时采血,血培养、IL-6、IL-8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4%、76%、72%。存活组血清IL-6、IL-8水平在发烧时最高,死亡组在死亡前(即发烧后72h)达高峰,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P<0.01)。结论:同时检测血清IL-6、IL-8水平可以提高重症感染诊断的阳性率,连续监测二者的水平对新生儿重症感染病情的变化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在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变化情况,对不同类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6和IL-8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19例,其中男性1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质量控制手段提高多层螺旋CT在肝脏增强扫描检查中检查的影像良好率。材料与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16多层螺旋CT机配合Meorao高压注射器,胶片打印机为kodak8900干武激光打印机。对应用质量控制手段前、后各280例患者行肝脏增强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240mA。对比剂的用量为1.5ml极,注射流率为2.0ml/s-3.5ml/s。结果:将质量控制手段应用于增强扫描,并对应用质量控制手段前后各280例进行回顾性的对比研究。各期影像显示良好率,由原来的239例占总数的85.36%,提高到266例占总数的95%。结论:应用质量控制手段对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增强扫描进行全程的监控,采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造影技术等质量控制手段,能较大幅度的提高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图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从早期采用普通X线诊断机进行肿瘤放射治疗前靶区定位,已发展成了大孔径放疗专用CT模拟机,但各个放射治疗部门和单位的CT-Sim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时,也有众多放疗单位和部门仍使用普通小孔径CT定位(但定位时的床板保证是平的),现将国内外采用的各种定位方法结合本院的CT—Sim影像定位工作经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损害程度与HBV-DNA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肝组织损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在HBsAg阳性患者中,HBV-DNA的水平与Scheuer分级无相关性,提示HBV-DNA的含量与肝内损害程度无关.但是,HBV-DNA与抗-Hbe阳性患者有相关性,与HBeAg阳性者则无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不是在免疫耐受期,HBV-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损害程度是相关的.由于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先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检测HBV-DNA含量可能更有助于选择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过程中乙肝病毒DNA聚合酶P区(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的2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6%,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1% ,治疗前病毒量的高低不影响其治疗效果.5例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及纤维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通常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由红细胞的ABO血型系统和HLA决定;另一类是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簇组成,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HPA位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是血小板本身固有的抗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和比较不同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1月一次流感疫情中的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GICA法和RT-PCR法,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流感病毒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运用GICA法,检测76例患者,其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人数为57例,阳性率为75.00%;运用RT-PCR法,检测76例患者,其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人数为61例,阳性率为80.26%。通过对比分析可见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一致的样本数量为51例,通过统计软件检验后,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ICA检验方法是流感病毒疫情与临床检验的有价值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