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对血压调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接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药联合组和单药对照组,各43例。单药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双药联合组在单药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治疗1、4周时血压达标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用药经济负担。结果 双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单药对照组的76.74%(χ2=6.198,P=0.013);治疗4周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且双药联合组低于单药对照组(P均<0.01);双药联合组治疗1、4周时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单药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双药联合组高于单药对照组(P均<0.01);双药联合组与单药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8%vs. 4.65%,P=1.000);目前缬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FNα)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答和远期疗效。方法对5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IFNα-1b,50μg、隔日1次、皮下注射。每隔3个月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和HBeAg、HBsAg,定量降低者进行延长治疗。治疗结束后于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进行随访。结果 5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接受不同疗程(24~100周)的IFNα-1b,治疗结束时,近期应答者34例,应答率64.15%,疗程48~100周。其中完全应答者24例(45.28%),部分应答者10例(18.87%),无应答者19例(35.85%)。三组患者之间年龄和IFNα疗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0)。完全应答者中2例患者在疗程68、80周结束时HBsAg阴转(3.77%)。随访期间完全应答组1年内复发1例。部分应答组复发8例:分别在6个月、1年和3年复发3例、4例、1例。结论 IFNα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长、年龄小者近期应答率高,完全应答者远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杨才生  彭经宙  王珠凤  刘佶  林华  陈紫榕 《肝脏》2004,9(4):272-273
50多年来肝脏活体组织检查术(简称肝活检)对于肝脏疾病的研究起了关键作用,Menghini针1s肝活检方法简易、快速、安全和价廉,被认为是获取肝组织的标准方法。自2002年9月~2004年7月我们对传统Menghini法进行改良,使操作更加简便,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综合干预组35例,给予降压、抗抑郁治疗及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降压及抗抑郁治疗。分别了入院时和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分值进行评价。结果:综合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及SDS分值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0.01)。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不仅能改变患者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SDS分值。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84岁,因"发现白细胞高伴腹腔淋巴结肿大5年"入院。患者于2006年6月体检查血常规:WBC11.2×109/L、Hb155g/L、PLT185×109/L、N36.5%、L54.4%、淋巴细胞绝对值7.4×109/L。超声:(1)左肝囊肿(10mm×12mm);(2)腹  相似文献   
7.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男,91岁,以"发热2 h余"为主诉于2014年2月7日入院。发病当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全身酸痛、乏力,体温37.8℃,脉搏74/min,呼吸19/min,血压110/58 mm Hg,消瘦体型,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局限细湿性啰音,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白细胞1.90×109/L、红细胞3.13×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96×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5 3岁 ,公务员 ,因反复疲乏、口干、右上腹不适 5年入院。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口干、右上腹闷胀不适 ,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 ,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0 8U/L ,血清肝炎病毒 (HAV~HEV)标志物除抗 HBs阳性外 ,其他标志物均阴性 ,两年前确诊Ⅰ型糖尿病。两年间肝功能反复不正常 ,ALT波动于 71~ 180U /L ,血糖控制不理想。既往曾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诊断 :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②慢性乙型肝炎。拟行肝活检术 ,进行组织学和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入院第 5天行肝活检术 ,术前 3 …  相似文献   
9.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IL-2及TNF-2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2)含量,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而急性发作期,热痰型TNF-2含量明星升高,并提示IL-2和TNF-2含量变化可能对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分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