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7年3月,对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常规行颅骨牵引,椎弓根进钉点位于寰椎椎弓两侧距后结节20 mm、后弓下缘2 mm,内倾5°~10°、头倾10°~15°,置入直径3.5 mm、长22~26 mm螺钉。枢椎螺钉的进钉点位于侧块内上象限,内倾约25°,头倾约25°置入直径3.5 mm、长24~28 mm螺钉。[结果]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检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置物松动、断裂。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1.00~17.00分。[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红光照射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研究红光照射对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40名受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人,A组:20 mW/cm2;B组:30 mW/cm2;C组:40 mW/cm2;D组:对照组.红光照射45 min/次,1次/d,连续10 d,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受试者VEGF,PDGF,TGF-β1,bFG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VEGF,PDGF,TGF-β1,bFGF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红光照射组VEGF,PDGF,TGF-β1,bFG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30 mW/cm2红光照射时,bFGF含量最高.结论:红光照射加快创伤愈合与促进VEGF,PDGF,TGF-β1,bFGF分泌有关,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前后对运动前后战士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对20名健康的战士进行红光照射,在照射前、照射3d、1刷和2周后分别进行长跑运动前后的心率、血压及血压和心率的恢复时间的测试。结果:照射后心率、血压、恢复时间都有所下降或缩短(P〈0.05或P〈0.01)。结论:红光能促进机体在运动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耐力,促进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5.
采用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 2 9例 ,术前术后进行步态分析。术前 3天进行步态分析 ,术中于大腿内侧将内收肌腱性部分切断松解内收肌 ,将痉挛下肢的腰 5、骶 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 ,电刺激仪测阈值后将阈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2 9例随访 3年 ,痉挛解除率 90 %,功能改善率 80 %。术后步态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说明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套专用于脊柱后凸、侧后凸畸形手术截骨矫形器械。[方法]该器械通过后方入路(常规器械切除脊椎后结构)经双侧椎弓根、椎体行楔形截骨,直到椎体前缘皮质下。[结果]使用该器械共手术矫正后凸及侧后凸畸形1200例,最高截骨平面T.水平,单病例最多截骨达4处,平均截骨2处,一处椎体截骨时间平均30min,出血约100ml,术中脊髓和神经根保护安全。[结论]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器械具有截骨规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脊髓和神经根保护安全、截骨创面对合紧密、利于截骨创面愈合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手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红光照射后战士在运动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03~2007-04,对20名健康的战士进行红光照射,照射1次/d,照射时间为0.5 h/次,在照射前、照射1周和2周后分别进行长跑运动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测试及采静脉血测定生理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结果 运动前红光照射2周后的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1 s量(FEV1)、用力呼气1 s率(FEV1%)及中期流速(MMF)与照射前相比都有明显增加(P<0.05,P<0.01).运动后FEV1%和MMF在照射2周与照射前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照射1周后的Hb、照射2周后的RBC与照射前相比都有明显增加(P<0.05);照射2周后的Hb有显著增加(P<0.01).生化指标中各种酶均下降,其中CK-MB值下降显著(P<0.05).结论 红光能促进机体在运动时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无放射影像学异常颈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直到1982年Pang等才将其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对此类损伤的特点及预后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治疗方法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疗效。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笔者收治此类患者22例,手术治疗18例,经随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脊柱侧弯患者360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8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218例,脊柱后凸60例,采用两端滑动中段锁定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进行矫形治疗。观察矫形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进行比较。结果 360例患者中脊柱侧弯300例,术前Cobb’s角53°±3°,术后Cobb’s角8°±2°,脊柱后凸60例,术前Cobb’s角60°±2°,术后Cobb’s角25°±3°,手术矫正效果满意。其中术前Cobb’s角≤50°的患者矫正率为80%。术后2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脊柱纵向生长1.5~4.0cm。全部患者术后随访未见断钉、断棒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端滑动椎弓根螺钉框架结构后路手术治疗生长发育期脊柱畸形具有坚强的三维矫形力量,术后脊柱纵向生长不受限制,无脊柱强直、旋转畸形和曲轴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全脊椎截骨矫正术后矫正度丢失原因 ,提出预防方法。方法 对 95例行全脊椎截骨矫正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平均 5年 6个月的随访 ,将术前、术后及随诊的X线片对比 ,分析矫正度丢失与疾病阶段、手术矫正程度、内外固定方法等多因素的关系。结果 矫正度丢失 <5°者 34例 ,丢失 6°~ 10°者 19例 ,丢失 11°~ 15°者 2 4例 ,丢失 16°~ 2 0°者 16例 ,丢失 >2 1°者 2例 (平均 12 .2°)。结论 为防止矫正度丢失 ,手术应在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稳定后进行 ,尽量恢复身体轴线 ,加强内外固定的可靠性 ,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