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的方法.方法 取70例血清标本,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对高敏CRP进行检测.测定指标包括其精密度及线性范围.并将免疫散射比浊法作为对照.结果 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CRP在3.21 mg/L、6.52 mg/L时,总不精密度分别为3.25%和2.43%,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定血清CRP分析测量范围为0.2 ~ 400 mg/L,最低检测限为0.2 mg/L;对比试验显示,相关系数为0.9911,回归方程Y=1.0074X+0.3042.结论 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CRP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空腹血糖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257例无糖尿病病史AMI病人。测量病人入院时血糖(AG)和禁食至少8小时后的血糖(FG)。随访病人30天,分析AG和FG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共24(9.3%)例无糖尿病病史病人在AMI后30内死亡。FG正常组死亡2例(1.5%),FG升高者的第一、第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死亡4例(9.8%)、5例(12.2%)、13例(31%)。和FG正常组病人相比,校正后的30天死亡的相对危险比(OR)随FG三分位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为:2.5(95%CI,0.71~8.5;P=0.011),8.6(95%CI,3.2~23.5;P=0.0005),12.7(95%CI,4.5~36.4;P〈0.0003)。同FG和AG都正常的病人相比,AG升高FG正常预测病人30天死亡的OR为0.69(95%CI,0.25~3.8;P=0.59);AG正常FG升高者为3.6(95%CI,2.1~11.5;P=0.04);FG和AG都升高者为10.6(95%CI,4.3~25.6;P〈0.0001)。镶嵌模型的比较显示AG并不能增加FG模型预测30天死亡(χ2=5.2,3df,P=0.20)或预测30天死亡和心力衰竭(χ2=4.8,3df,P=0.31)的价值。相反,FG却能增加AG模型预测30天死亡(χ2=24.5,3 df,P〈0.0001)或预测30天死亡和心力衰竭(χ2=24.7,3 df,P=0.0001)的价值。结论无糖尿病病史AMI病人30天死亡率随AG和F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G比AG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的方向发展,但只是一个半定量结果,有过筛分析作用[1],须结合显微镜检查,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为此,笔者对428例门诊患者的随机尿样,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究一种临床有效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从而为相关的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本院临床治疗胃溃疡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入选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患者总数共计92例,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联合治疗组(46例)和对照研究组(46例),对照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奥美拉唑实施联合治疗。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联合治疗组46例研究对象的总治愈为91.30%,对照研究组46例研究对象的总治愈为65.22%。总治愈率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治愈率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研究组,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2000, P=0.0024)。结论在临床针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丹参滴丸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根据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水平分别为(6.04±0.48)mmol/L、(7.12±0.49)mmol/L、(118.89±3.62)mm Hg(1 mm Hg=0.133 kPa)、(76.68±4.32)mm Hg、(8.87±0.65)mIU/L,均低于对照组的(8.98±0.85)mmol/L、(10.11±0.95)mmol/L、(129.31±4.50)mm Hg、(89.31±3.66)mm Hg、(12.37±0.94)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常规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是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地降血糖及血压,而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大众群体。社区医疗应加大宣传,遵嘱社区老年人做定期体检,对认知不充分的老年人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体魄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6.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属于中医“胁痛”、“痞满”等范畴。张红娥等从本病病因病机入手,辨证论治,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