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及联合靶向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55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行疗效观察及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55例中45例(81.8%)死亡,中位总生存期为14.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1年生存率为66%.在客观缓解率方面,奥沙利铂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2%)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伊立替康+BEV组ORR(37.5%)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控制率方面,伊立替康+BEV组治疗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100%)较伊立替康组DCR(84.6%)高,但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K-ras突变型患者使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更有利于客观缓解率的提高;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于K-ras突变型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显示出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丹  张婷婷  王李杰  白莉 《中国医药》2012,7(5):577-578
目的 观察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6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CF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h,用化疗泵持续静脉滴注120 h(第1~5天);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所有患者至少用药3个周期.对近期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34.4%(21/61),疾病控制率为82.0%(50/6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1个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6.9%(53/61),其中Ⅲ~Ⅳ级为72.1% (44/61),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0.3%(49/61),Ⅲ~Ⅳ级占18.0%(11/61).结论 DCF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但骨髓抑制毒副作用较明显,可以作为一般状态较好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假说之后,对于血管形成的研究就一直是肿瘤学的热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本文集中总结了最近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发展现状,同时还着重指出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李杰  白莉 《癌症进展》2010,8(4):357-360,365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及死亡病例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4%。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与炎症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炎症在肝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就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在Lauren分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11例晚期胃癌患者,对有随访结果的199例进行Lauren分型,其中肠型88例,弥漫型105例,混合型6例。一线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的109例,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的54例,其他化疗方案36例。中位可评价周期数为4周期,且疗效可评价。结果 在肠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26.7%,疾病控制率(DCR)为86.7%,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4.50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67月;在肠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5.0%,疾病控制率(DCR)为8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6.3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1.50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8.9%,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2.5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3.57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因混合型病例较少,故未列入统计之列。结论 弥漫型胃癌较肠型胃癌的预后差。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和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在胃癌Lauren分型的肠型和弥漫型中ORR、DCR、mPFS以及mOS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2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6月诊治的10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中女性89例,男性13例,年龄9-71岁,平均29.27岁;肿瘤位于胰头34例,胰颈部19例,胰体尾部49例;9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切除,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肠吻合,26例行胰腺体尾切除,16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肝转移癌切除,1例仅剖腹探查;1例行放化疗,2例未经治疗。随访89例,平均随访26.98个月,1例复发转移死亡,1例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较前进展,其余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恶性潜能,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可确诊。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二线及以上服用阿帕替尼或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化疗组(n=35)为对照组,阿帕替尼单用(n=32)或联合替吉奥(n=29)为观察组。结果:单纯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4个月,与化疗组相比,单用阿帕替尼组mPFS为3.17个月(P=0.830),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组为4.8个月(P=0.015)。服用阿帕替尼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高血压、蛋白尿和手足综合征。大多数不良反应经积极治疗均可缓解,只有2例患者分别因严重肝损伤和严重的手足综合征停药。三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7/35)、15.62%(5/32)和17.24%(5/29),P=0.893。结论:阿帕替尼可用于晚期肺腺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不良反应可控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在晚期肺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使患者在二线或以上继续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筛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患者须行基因突变检测,剔除其中合并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分析基因突变数量是否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同时分析对于是否带有基因突变,两组患者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带有非驱动基因突变,对于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疗效,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带有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数量与PD1免疫治疗疗效关系,结果提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50%)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29%)的趋势,但统计分析显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并不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且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6)。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有多基因突变患者的疗效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的趋势,或许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结果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探讨癌组织微环境中炎症反应与HCC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HCC组织中COX-2、VEGF、NF-κB与Ki-67的表达,并建立HCC组织微环境炎症级别标准。结果:HCC组织微环境炎症级别与COX-2表达水平相关(P<0.01),COX-2表达水平与VEGF、NF-κB相关(P<0.05),NF-κB表达水平与VEGF、Ki-67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COX-2在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血管生成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4方案与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D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55例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应用FOLFOX-4方案26例,DF方案29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3个周期FOLFOX-4方案或2个周期DF方案,且疗效可评价。结果 FOLFOX-4组客观有效率(ORR)为26.9%,疾病控制率(DCR)为73.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5.68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3.89个月。DF组ORR为20.7%,DCR为69%,mPFS为3.96月,MST为12.71个月。两组ORR、DCR、mPFS以及MST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DF组为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和DF方案疗效相似,毒副作用可耐受,可以作为晚期胃癌的有效化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