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随访,2组患者未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细胞再生及颅内瘀血消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集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心理障碍15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就诊次数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伴发基础疾病588例(37.6%)。基础疾病为红斑狼疮、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基础疾病女性伴发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退休比例和未婚比率低于男性(P〈0.05)。神经症744例(47.6%);单纯性睡眠障碍69例(4.4%);器质性精神障碍73例(4.7%);情感障碍410例(26.2%),其他266例(17.0%)。情感障碍和神经症1154例患者采用抗抑郁药治疗1046例,占90.6%。结论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以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居多,需在针对心理障碍治疗的同时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注意抗抑郁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水平及预后。方法对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经临床与细菌学检验确诊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0例患者中,通过规范性足程、足量地抗隐球菌治疗的患者为58例,其中包括:治愈23例(39%),好转为22例(37%),死亡为13例(24%);2例患者由于未规范性足程、足量地实施抗隐球菌治疗导致死亡。结论降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合理用药,目前采用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0年到2011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患者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组(B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A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的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使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9例脑梗死患者,通过联合使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同时将上述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作为对照,对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部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评分相比差异仍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组与Ⅲ组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肝、肾检查结果均正常、亦未见黏膜、颅内出血等症状。结论联合使用巴曲酶与银杏达莫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理想的疗效,两者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