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分析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降低SASP剂量;恶心、食欲不振或上腹胀者用多潘立酮;上腹不适或烧灼感者用PPI;二者皆有给予多潘立酮及PPI两种药物治疗等。15例患者中发生恶心、食欲不振11例,上腹不适7例,上腹烧灼感2例,上腹胀1例。降低SASP剂量5例,给予多潘立酮3例,雷贝拉唑等PPI2例,多潘立酮及PPI治疗5例,15例患者皆症状减轻更好耐受治疗。降低剂量、用多潘立酮或/及质子泵抑制,可能缓解SASP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更易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显飞  戴俊臣  任权  陈予 《四川医学》2010,31(5):596-597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扩张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2~2008年经食管钡餐及临床证实吻合口狭窄的45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与复发、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结果。结果 45例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得到缓解,扩张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88.9%(40/45)。结论该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吻合口溃疡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扩张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2~2008年经食管钡餐及临床证实吻合口狭窄的45例病人行球囊扩张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与复发、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结果。结果:45例患者吞咽困难症状都得到缓解,扩张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88.9%(40/45)。结论:该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吻合口溃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对23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B组108例,分别用奥美拉唑、莫沙比利、铝碳酸镁和奥关拉唑、莫沙比利予以治疗4周,评价其症状缓解和胃镜下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9.7%和70.5%;胃镜下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5.6%。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铝碳酸镁治疗GER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Syndecan-1是一种由硫酸乙酰肝素链和硫酸软骨素链修饰的Ⅰ型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与炎症发生的各个环节均有密切联系。目的:观察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探讨其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于造模后3、7、14、21d分批处死各组小鼠,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学改变并评分;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Syndecan-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各模型组结肠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造模后第3d最高,其后逐渐减低。各模型组结肠组织Syndecan-1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蛋白表达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造模后第3d最低,其后逐渐回升。结论:结肠组织Syndecan-1蛋白表达与模型小鼠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有可能成为IBD诊治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yndecan-1(Sdc-1)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在肠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5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7只。模型组自由饮用5%DSS溶液10天,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10天。于实验第4、7、10天分别处死两组各9只小鼠。HE染色评价小鼠结肠组织学改变;RT-PCR检测小鼠肠黏膜Sdc-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肠黏膜Sdc-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以第7天评分最高(3.05±1.65)。模型组小鼠肠黏膜Sdc-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最低(1.35±0.16)。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细胞表面Sdc-1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最低(1.29±0.12)。结论小鼠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肠黏膜Sdc-1 mRNA及Sdc-1蛋白表达水平减低有关,可能成为结肠炎诊治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肝素具有抗凝和抗炎的双重作用,但其抗炎机制仍不明确。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结肠黏膜Syndecan-1(Sdc-1)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低分子量肝素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54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饮用3%DSS溶液5d后改饮用蒸馏水2周,建立急性结肠炎慢性化模型,治疗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实验第5、12、19d分别处死6只小鼠。行组织学评分,以RT-PCR法检测结肠黏膜Sdc-1、IL-1β mRNA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Sdc-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组织学评分、IL-1β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Sdc-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在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慢性化过程中,低分子量肝素可能通过下调炎症介质IL-1β表达而起抗炎作用,并可能通过替代从细胞表面丢失的Sdc-1而加速修复过程,促进结肠炎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均行结肠镜检查,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更能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巩固和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改变葡聚糖硫酸钠(DSS)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可建立适当的结肠炎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急性结肠炎慢性化的小鼠模型,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方法:48只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5d后改饮用蒸馏水3周,建立急性结肠炎慢性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26d。每日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实验第5、12、19、26d分别处死两组各6只小鼠,行结肠大体形态观察、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炎症评分。结果:造模第5d,模型组小鼠均出现腹泻、血便、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结肠多灶性浅溃疡,上皮缺失或少许残留,隐窝破坏,杯状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和黏膜下层。改饮用蒸馏水3周后,小鼠体质量恢复,腹泻减轻,血便等症状消失,但仍见灶性小溃疡,伴上皮不规则再生和数量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急、慢性期肠道病变均以远段结肠为重。结论:单个循环饮用3%DSS可诱导C57BI怕小鼠发生与人类临床和病理表现相似的急、慢性结肠炎,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