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救治重症急性中毒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49例重症急中毒的治疗分析,把1990年元月-1995年4月,25例无血液灌流(HP)的内科综合治疗患者,与1995年4月-1995年11月收治的24例血液灌流加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非稷液灌注流组25例,治愈9例(36%),死亡16例(64%),血液灌流组24例,治愈17例(70.83%),死亡7例(29.17%),卡方检验P<0.05。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脏有效的替代疗法。现代透析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尽量延长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远期透析出现的并发症越来越多,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了当前血液净化领域面临的一项任务。对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在骨骼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骨关节骨折、脊柱畸形及内固定术后共73个病例的16层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在AW4.2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3D)及多平面重建(MPR),透明显示(Raysum)等多种成像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病例3D成像清晰、逼真,不但能够清晰的显示关节面碎裂程度、塌陷移位情况及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而且结合MPR以及Raysum技术还能够很好的显示骨质内部的具体情况。结论 16层螺旋CT3D成像、MPR及透明显示等多种技术,能够充分显示骨与关节的立体图像、内部结构及病理改变,在骨骼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常把有典型心绞痛症状 ,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诊断为 X综合征。本文就 1998~ 2 0 0 2年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患者 5 8例更年期女性 X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 4 5~ 5 5岁 ,其中月经紊乱者 32例 ,绝经 2 6例 ,均未服用避孕药物 ,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 :1有典型心绞痛临床症状 ;2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3冠状动脉造影及麦角新碱试验均未见异常 ;4排除高血压、心肌病、糖尿病及肝、肾疾病。冠状动脉造影采用 Judkin法 ,结果由 2位以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判断。平板运动阳性标准 :运动中或运动后心…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9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我院自 1996~ 2 0 0 0年收治的慢性肾衰 98例误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经化验尿液、血液、肾功能及相关生化检查 ,并结合肾脏 B超确诊为慢性肾衰。其中男 5 2例 ,女 46例。年龄为 18~76岁 ,平均 41.5岁。氮质血症期 5例 ,肾功能衰竭期 31例 ,尿毒症期 6 2例。临床表现为纳差、腹胀 78例 ,头晕、乏力伴少尿6 7例 ,鼻衄、黑便 5 1例 ,气喘、呼吸困难 2 4例 ,抽搐、昏迷 6例。有高血压病史者 34例 ,冠心病史者 8例 ,糖尿病史者 6例。化验检查 :尿蛋白 ( ~ ) ,RBC(0~ ) ,尿比重 1.0 0 5~ 1.0 15 ,伴有不伴有管型。血常规检查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57例脑白质病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血管性脱髓鞘39例,硬化性脱髓鞘6例,感染性脱髓鞘5例,中毒性脱髓鞘4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性脱髓鞘3例。CT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MRI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长T2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异常。准确地反映病理改变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钙拮抗剂非洛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轻、中度 EH患者随机使用非洛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 1年 ,使血压降至目标血压 (<1 4 0 /90 m m Hg,1 mm Hg=0 .1 33k Pa) ,用超声和核素门控血池对比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服药 1年达到目标血压的 80例患者均可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有关指标 :E波速率、E峰减速度和左室峰充盈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而 A峰有关指标明显减低。结论 :长期服用非洛地平或苯那普利均可使 EH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7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达95.9%,复发率仅4.1%,副作用发生率仅为37.9%;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0.3%,复发率为21.2%,副作用发生率达77.3%,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组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均显著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及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发色底物法测定55例老年Ⅰ、Ⅱ期EH患者分别应用培哚普利(Ⅰ组28例)及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组27例)治疗前后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MP-140含量及PAI-1活性均显著下降(P分别<0.01,0.05),t-PA活性显著升高(P<0.05);Ⅰ组患者AngⅡ及Ald显著下降(P<0.01),Ⅱ组患者AngⅡ及Ald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55例EH患者GMP-140含量与PAI-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07 6,P<0.01),二者与Ang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416 2,0.4237,P<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培哚普利降低体内AngⅡ水平是其抑制老年EH患者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的机制之一,而非洛地平缓释片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的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MODS患者进行CB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进行CBP治疗24h后,生命体征平稳,BUN、Scr下降(P〈0.01);5例患者死于严重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10h、15h后放弃治疗。结论对MODS患者进行CBP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支持及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MO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