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果糖饮食致大鼠代谢异常中拟杆菌属、乳杆菌属和梭杆菌属丰度变化及双歧杆菌干预 对3 种菌属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 组)、果糖组(HFD 组)和双歧杆菌组(B 组),每组各10 只。NC 组,普通饲料+ 自来水喂养;HFD 组,普通饲料+10% 果糖水喂养;B 组,普通饲料 +10% 果糖水+ 双歧杆菌水(1 ml/d,1×109 cfu/ml)灌胃。其他饲养条件相同,每周检测大鼠体重。于16 周 末空腹抽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粪便中3 种菌属丰度变化;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NC 组比较,HFD 组血浆 LPS、ALT、AST、TG、TNF-α、空腹血糖及FIN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D 组升高;粪便中拟 杆菌属、乳杆菌属丰度下降,梭杆菌属丰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歧杆菌干预对HFD 组上 述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果糖饮食引起3 种菌属失调参与机体代谢异常的发生,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其 失调对机体代谢紊乱发挥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CBT)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检索iCBT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运用RevMan5.4. 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s,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降低更多,3个结局指标SCAS-C、SCAS-P和CSR-ADIS干预后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MD=-5.22 (95%CI:-8.16~-2.27)、MD=-7.28 (95%CI:-9.72~-4.85)、MD=-1.36 (95%CI:-1.6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iCBT可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焦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形与混沌理论融入生理学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9级、2020级两个班学生为实验组(123人)和对照组(135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开展分形和混沌理论融入生理学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生理学理论课考试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创新能力倾向测验分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课考试总成绩、理解类题目和应用类题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创新能力倾向测验总分、创新思维和关系建立项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均认为促进了知识整合和生理学学习,并希望在后续课程继续实施。结论 分形与混沌理论融入生理学教学促进了知识整合,提高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学生认可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活化β3AR-PKA通路,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采用标准小鼠饲料(16只)及45%千卡脂肪高脂饲料(16只)喂养。12周后,标准饲料喂养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C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注射CL316,243组(CL组)注射CL316,243(1 mg/kg);高脂饲料喂养小鼠随机分为2组:高脂饮食组(HFD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高脂饮食注射CL316,243组(HFD+CL组)注射CL316,243(1 mg/kg)。14周后,Western blot检测WAT蛋白激酶A(PKA)及棕色化相关蛋白(FGF21、PGC-1α及UCP1)表达;观察肝脏及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成熟后分为3组:NC组,DMEM培养液;CL组,培养液+10μmol/L CL316,243;SU+CL组,培养液+50μmol/L SU5402+10μmol/L CL316,243。48 h后,检测蛋白激酶A(PKA)及棕色化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表达。结果 与NC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