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死亡风险模型,为AML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5a生存情况为结果变量,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建立死亡风险模型。结果 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60岁、体能状态评分高、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放弃治疗、诱导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4周失败及姑息治疗增加5a死亡风险,确诊时血红蛋白>80g/L是预后的保护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RR=1.872)、体能状态评分(RR=1.269)、确诊时血红蛋白(RR=0.58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RR=1.838)和治疗方案(RR=1.65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死亡风险模型:h(t,X)/h0(t)=Exp(0.627年龄+0.238体能状态评分-0.536血红蛋白+0.609白细胞计数+0.501治疗方案);此模型预测死亡的AUC为0.867,大于年龄(0.725)、血红蛋白(0.698)、体能状态评分(0.682)、白细胞计数(0.634)和治疗方案(0.587)。结论 以年龄、血红蛋白、体能状态评分、白细胞计数和治疗方案建立的死亡风险模型可为AML预后提供中等强度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顺铂致恶性肿瘤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3例顺铂致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依照患者的年龄分为老年组69例和非老年组5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不良反应时间、临床表现等。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呼吸系统肿瘤明显个多于非老年组(P0.05),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明显少于非老年组(P0.0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顺铂用药后5 d,老年组用药第2天时发生不良反应率(4.3%)低于非老年组(16.7%,P0.05);老年组用药第3天不良反应发生率(39.1%)高于非老年组(24.0%,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顺铂剂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均不符合正态分布。非老年组服用药剂量10~140 mg/d,平均30 mg,老年组药剂量10~420 mg/d,平均45 mg,非老年组服用药剂量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和非老年顺铂致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类似,男性肿瘤患者是应用顺铂后易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环孢菌素A(CSA)联合去氢甲基睾丸素方案及去氢甲基睾丸素联合再障生血片方案治疗儿童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AA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CSA+去氢甲基睾丸素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再障生血片+去氢甲基睾丸素方案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明显进步率和无效率分别是41.18%、23.53%、20.59%和14.71%,对照组分别是17.65%、20.59%、23.53%和38.24%,Z=-2.894,P=0.004。治疗后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00,且研究组WBC、PLT和HGB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9、6.145、5.048,P=0.020、0.000、0.000。研究组的显效时间为(61.98±14.54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9.75±16.69)d,t=5.311,P=0.00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多可耐受,减量或对症处理后均可坚持治疗。结论 CSA联合去氢甲基睾丸素治疗儿童CAA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慧歌 《中医研究》2007,20(8):47-4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黏膜和内脏出血,尤以鼻腔、口腔、四肢皮下、齿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为多见,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常规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短期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易复发和耐药。2005-01—2007-0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对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较难控制,易发各种并发症。细菌培养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茵占优势,主要有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茵、大肠杆菌等,药敏结果显示以多重耐药菌株较多。76例中63例感染得到控制,13例死亡。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早发现、早诊断、联合胰岛素治疗并根据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抗菌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以及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放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纳入结直肠癌组,另外选取60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IF-α、MMP-13的表达差异,分析不同血清HIF-α、MMP-13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时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HIF-α、MMP-13表达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HIF-α、MMP-1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近期预后良好组HIF-α阳性率低于近期预后差组(P<0.05),近期预后与HIF-α阳性率呈明显相关性(P<0.05);近期预后良好组和近期预后差组的MMP-1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预后与MMP-13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HIF-α阳性组与HIF-α阴性组、MMP-13阳性组与MMP-13阴性组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慢性病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老年慢性贫血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rh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b、MCV、MCHC、SF、STIR方面改善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治疗老年慢性病贫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慧歌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70-70,72
目的 探讨羟基脲(HU)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采用羟基脲联合高三尖杉酯碱、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12例用羟基脲治疗,6个月后检测其疗效.结果 实验组6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和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分别为77.8%和44.4%.对照组CHR和CCR分别25.0%和8.33%.结论 CML慢性期患者采用羟基脲联合高三尖杉酯碱、α-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及CCR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力龙联合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HD—IVIgG)、环孢霉素A(CsA)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CAA患者72例,联合使用康力龙、大剂量静脉输注HD—IVIgG、环孢霉素A(CsA)治疗32例。单独使用用康力龙治疗40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对疗效和一些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单用康力龙组的55.0%(P〈0.05)。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组的骨髓增生度及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恢复优于单独使用康力龙组。结论联合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治疗CAA优于单用康力龙,是更有效的治疗CAA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辅助化疗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沙利度胺辅助标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各项生存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辅助化疗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