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紫杉醇(paclitaxel, TAX)与异环磷酰胺(ifosfomide,IFO)组成的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17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治疗剂量:TAX 135~150 mg/m2,静滴第1天;IFO 1.2 g/m2,静滴第1~5天,21或28 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疗程.结果 17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有效率47.1%(8/17).其中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50.0%(4/8)和42.9%(4/7),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9.1个月,中位生存期10.8个月,1年生存率47.1% (8/17).最明显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脱发等.结论 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注意其血液学毒性.  相似文献   
2.
用国产香菇多糖(天地欣)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腺癌40例与32例未加用香菇多糖的同种治疗病例比较发现,香菇多糖对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很有效(P<0.01),短期内对提高化疗的总缓解率帮助不大(P>0.05),对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香菇多糖(天地欣)的毒副反应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时超声观察胃排空是研究胃运动功能安全、无损伤、重复性好的方法。胃癌患者可能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观察胃癌患者的胃液体排空,探讨胃癌患者的胃运动功能。材料与方法胃液体排空时间测定,通过对胃窦体积的观察,测定28例胃癌及23例正常人的胃排空时间。所用仪器为日本产ALOKA256型线阵式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结果胃癌患者的胃液体排空时间为53.75±8.67min,较正常对照组的43.70±10.38min显著延迟(P<0.05)。结论胃癌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胃液体排空延迟,表明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大肠癌组织、16例腺瘤组织和16例大肠正常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微血管密度的表达远高于腺瘤和正常组织(P〈0.05)。大肠癌中Survivin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部位无关(P〉0.05),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物对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28例患者经治疗前评价疼痛分级后,先给以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剂量滴定并维持治疗2周后,按剂量换算成多瑞吉制剂,治疗4周并评价止痛效果。结果:多瑞吉止痛效果与吗啡控释片相同,部分副作用小于吗啡控释片。结论:多瑞吉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物更适合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ML)包括何杰金氏病(ND)与非何杰金化淋巴瘤(NHL)。目前已成为儿童期常见的实体瘤。淋巴瘤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对儿童淋巴瘤给多少个化疗疗程为宜,报道不一.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16岁以下儿童淋巴瘤58例(HD:17例,NHL:41例),其中46例有五年随访资料,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在46例患者中,NHL33例,HD13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16岁,平均年龄7.3岁.在13例HD中,淋巴细胞为主型2例,结节硬化型5例,混合细胞型3例,淋巴细胞削减型3例.在33例NHL中,低度恶性10例,中度恶性6例,高度恶性17例.表浅淋巴结HD13例,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瑞吉(Durogesic)对癌症患者伴中重度疼痛的镇疼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216例中重度疼痛癌症患者使用多瑞吉贴剂,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缓解率是95.36%,完全缓解41.20%,明显缓解54.16%。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但发生率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多瑞吉可以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侯新芳  刘莺  刘文静  臧凯  王居峰 《中国药房》2010,(16):1494-149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多西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800mg·m-2,口服,bid,第1~14天。对照组采用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有3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55.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6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11.3个月。对照组40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42.5%,中位TTP为5.1个月,中位OS为8.9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适宜的二线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以紫杉醇单药和紫杉醇联合抗血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作为二线治疗的晚期G/GEJ腺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收集10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0.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9.5个月。紫杉醇单药治疗组(43例)、紫杉类联合抗血管组(22例)和紫杉类联合免疫组(36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9.3%、 27.3% 和3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0.5%、86.4% 和8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7个月、4.3个月和3.9个月,中位OS分别为7.0个月、12.0个月和11.0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可控,无新型不良事件发生,联合抗血管组高血压发生率为40.9%(9/22),联合PD-1单抗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7/36),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腹膜转移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紫杉类联合抗血管或PD-1单抗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PFS及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晚期胃癌二线治疗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激活素A受体Ⅰ型(ACVR1)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375例胃癌转录组数据、32例正常胃组织转录组数据及临床相关参数, 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ACVR1 mRNA的表达差异,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ACVR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基因表达交互网站(GEPIA)及单多因素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 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 通过R语言分析ACVR1基因的相关通路, 探索其在胃癌中的潜在机制。结果 ACVR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4.673(4.247, 5.087)比3.699(3.332, 4.426), Z=16.6, P<0.01], 其表达量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χ2=11.521, 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ACVR1高表达患者预后差(Logrank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VR1表达(风险比=1.639, 95%可信区间:1.102~2.436, P<0.05)是影响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