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41例临床怀疑小肠CD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合内镜表现和临床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小肠CD双气囊小肠镜、CT小肠成像以及胶囊内镜的检出率和确诊率.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检出小肠CD 128例,检出率为90.8%( 128/141),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26例,确诊率为98.4% (126/128);CT小肠成像检出小肠CD 19例,检出率为76.0%( 19/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7例,确诊率为89.5% (17/19);胶囊内镜镜检出小肠CD 15例,检出率为60.0%( 15/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4例,确诊率为93.3% (14/15).双气囊小肠镜组小肠CD检出率和确诊率均高于胶囊内镜和CT小肠成像.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CD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存在内镜检查禁忌证者CT小肠成像可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念珠茼性食管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合理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25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患者并不存在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表明念珠菌性食管炎可发生在正常人群中,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聪,高于国外研究。结论氟康唑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等优点,为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克罗恩病伴小肠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例克罗恩病患者共行10次扩张术,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7.6±13.5)岁.术前均经影像及病理检查确诊克罗恩病伴不同程度肠梗阻,共有8处严重狭窄,6处位于空肠.扩张术采用控制性径向球囊扩张器(CRE)球囊进行逐级扩张,以扩张后内镜可进入远端肠腔为标准.结果 球囊扩张术成功率达8/10,小肠狭窄平均直径由治疗前的(4.1±2.5)mm扩张至(10.2±1.5) mm(t=-8.111,P<0.01),可进镜深度平均达62 cm,2例患者分别扩张2次及3次.所有患者术后腹痛及肠梗阻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2例行手术治疗,另2例因症状复发再次行扩张治疗,中位无症状时间为15个月,70%的患者1年内无症状复发.结论 依托于单气囊小肠镜的小肠狭窄扩张术是一项内镜治疗新技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克罗恩病并发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结肠检查的患者共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对照组(124例),观察组以透明帽法辅助结肠镜检查,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检查,全部患者均在非麻醉状态下由同一名消化内镜医师操作.对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插镜时间、疼痛评分、息肉检出率等指标进行比较;针对性别、年龄、腹盆腔手术史、慢性便秘等指标分析插镜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6.77%和89.52%,插镜时间分别为(436.19±184.10)s和(569.57±217.15)s,息肉检出率分别为42.74%和28.23%,疼痛评分分别为(4.06±1.84)分和(5.89±2.1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在插镜时间的影响因素中,女性、年龄≥70岁、腹盆腔手术史、慢性便秘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是一种成功率高、插镜时间短、息肉检出率高、患者痛苦小的检查方法,女性、年龄超过70岁、腹盆腔手术史、慢性便秘是导致插镜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克罗恩病是一种肠道慢性透壁性炎症性(即从肠黏膜至浆膜层均有炎症累及)疾病,可侵犯从口腔到肛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回肓部,但消化道以外器官亦可累及.关于克罗恩病例的报道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意大利医师的1例"回肠梗阻"报道[1].1913年,苏格兰外科医师Dalziel报道了9例具有回肠炎、间质性空肠炎及结肠炎的病例;1932年,美国医师Chron等[2]指出其为主要侵犯年轻人远端回肠的亚急性炎症.此后,人们才逐步对本病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