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洗涤冰冻红细胞的质量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Haemonetics公司的ACP215型细胞洗涤机进行洗涤冰冻红细胞并检测洗涤后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等。结果应用ACP215机全自动洗涤冰冻红细胞获得的红细胞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甘油及白细胞残留量明显低于手工洗涤组,临床输注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全自动洗涤冰冻红细胞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较高质量的去甘油冰冻红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应用,血小板输注逐年增加。目前临床应用多为机采血小板,但其具有采集时间长(50~70min)、成本高、献血者招募困难等缺点。手工浓缩血小板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欧美国家,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占所有血小板种类的40%~50%。我站自2000年来积极开展全血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由2U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容量变化,为更加规范合理血液成分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6-2016.12期间,随机抽取100袋2U悬浮红细胞为起始血液制备洗涤红细胞,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制备并检测按国标控制容量前后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比较容量控制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按照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制备洗涤红细胞在未进行容量控制前测得洗涤红细胞容量323±16.7ml,血红白白含量51.5±6.68g;容量按国标控制后,洗涤红细胞容量为272±2.11ml,血红蛋白含量为43.2±4.38g,洗涤红细胞容量控制前后对比,容量及血红白白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容量控制后血红蛋白含量均在国标范围内。而上清蛋白含量及溶血率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未按国标进行容量控制前,容量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容量控制后虽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但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偏低,为更加充分利用血源、提高洗涤红细胞质量,建议适当提高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过程中引起红细胞溶血的原因。方法取60袋400ml采血袋与滤器一体的多联袋全血随机平分为A、B两组,每组30袋。A组离心后用少许血浆浸润滤盘,而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2~6℃静置12h后再过滤。B组为不浸润对照组,制成悬浮红细胞后与A组同时过滤。滤后静置3~6h测定RBCs的游离血红蛋白和K+浓度。结果 B组过滤后的悬浮红细胞游离Hb和K+的浓度明显高于实验组A组(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红细胞溶血,先用少许血浆浸润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过滤引起的溶血。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水多为晚期癌症的并发症 ,通常胸水生长迅速 ,并且持续存在 ,常因大量胸腔积液引起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甚至死亡 ,治疗上比较棘手[1] ,我院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9月开展了胸腔热循环灌注加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试验 ,观察治疗 2 0例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材料2 0例均为住院晚期癌症患者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36~ 6 5岁 ,平均 5 0 5岁 ,其中肺癌伴胸水 13例 ,乳腺癌伴胸水 3例 ,食管癌伴胸水 2例 ,纤维肉瘤肺转移伴胸水 2例。2 方 法取直坐位 ,经B超定位 ,选择两个穿刺点 ,一点位于胸水上界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MB法血浆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重留样,然后与MB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MB的终浓度在0.9~1.3 靘ol/L左右.将加入MB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分,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MB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MB浓度、FⅧ:C、FⅤ:C、 VWF、 Fib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 VWF、 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7.29±2.03)%、(81.43±11.15)%、(80.12±14.03)%、(92.48±8.35)%、(82.86±19.13)%,MB去除率(77.88±8.21)%.结论 利用MB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有一定影响,但血浆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变化。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0份冷沉淀,其中50份为低温水浴融化箱制备的冷沉淀(对照组),另外50份为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试验组),通过检测2组冷沉淀凝血因子容量、Ⅷ因子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2组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变化和合格率、不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制剂原因。结果 2种制备方式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其容量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Ⅷ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均在80%以上,均符合国家质控要求,试验组合格率略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合格原因主要与Ⅷ因子含量不合格有关,试验组Ⅷ因子含量相关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优、效率高,并能实现信息更完整,容易追溯制备的每个过程等优势,采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方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BBS926全自动医用低速离心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方法随机选取40袋规格为2U的悬浮红细胞,依据制备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0袋。手工制备洗涤红细胞设为手工组,全自动医用低速离心机制备洗涤红细胞设为机械组。比较两组洗涤红细胞制品的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两种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耗时,及洗涤前后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机械组与手工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制品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对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控制要求。机械组制备一袋洗涤红细胞耗时为(30.47±0.56)min,手工组为(31.36±1.60)min,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洗涤前,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洗涤后,机械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为(50.53±5.55)g,手工组为(45.26±5.91)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BS926全自动医用低速离心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且血红蛋白含量优于手工制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应用自动磁性细胞分选器(autoMACS)分选人CD4+CD2+5免疫调节T细胞(Tregs)的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autoMACS分选其中的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的纯度。结果:分别从5.7×107及5.6×10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出6.9×105及6.7×105个CD4+CD2+5T细胞,其纯度>98%。结论:应用autoMACS可高效分选出高纯度的CD4+CD25+T细胞,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成BMSCs移植组、模型组,每组各60只;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肿周围神经组织超微结构及神经突触的变化并应用Simple-PCI图像分析系统,选定测量参数计算突触数量,突触界面曲率,突触后致密区宽度及突触间隙;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组织中神经突触相关蛋白Shank1、Nestin的表达;利用Berderson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透射电镜观察,BMSCs移植组脑出血灶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突触数量为16.27±2.14,神经突触界面曲率为1.57±0.04,突触后致密区为68.32±10.54,突触间隙为14.65±1.5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移植组及模型组Shank1表达分别为:75.82±10.65、14.33±1.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移植组及模型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68.87±7.46、12.64±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可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组织修复,增强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