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手术致脑脊液漏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脊膜损伤的原因,探讨了后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回顾1990年至1998年间43例腰椎间盘手术致硬脊膜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切口放置引流管的12例病人,有8例于拔术后生了切口脑脊液漏,经切口旁皮肤,椎旁肌置管的31例病人,拔管后无一例发生切口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2.
腰间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6例腰椎间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占同期897例腰间盘术后病人的0.7%。作者就该并发症的发病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手术时间过长、出血过多、大量输血及术后长时间应用止血药等因素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保守治疗72小时无效,应及时采取手术取栓治疗;手术采用Fogarty导管和驱血带祛除血栓,以恢复下肢深静脉血流,结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报告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再手术的病人,目的在于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和再手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1989年至1996年间的12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选择其中20例因初次手术失败而接受再次手术的病人,对其再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初次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突出间盘切除不全和术后发生疤痕性椎管狭窄,另外,马尾损伤、腰椎骨质增生、软骨板破裂及腰骶神经节椎管内异位畸形等亦是手术失败的原因。结论:作者强调首次手术应采用开窗术进行椎管减压和髓核摘除。再次手术难度较大,但病变显露应从正常解剖部位开始,仔细地去除疤痕和其它致病因素,以免神经根或神经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AF钉、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AF钉系统与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期间122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应用Dick钉42例、AF钉8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断钉率、神经功能恢复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断钉率,AF钉组明显优于Dick钉组(P<0.05).两组病人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F钉系统较Dick钉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开力,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率更高,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41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认为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呈多变性和多样性,易于误诊和误治。MRI是其最佳影像学诊断手段,椎管造形术亦应给予重视.强调早期诊断与及早手治疗的重要性.手术包括椎管减压和肿瘤切除,强调肿瘤切除而又不勉强肿瘤除,以免扰乱、损伤脊髓和马尾神经而影响其功能恢复.防治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治疗对促进病人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培增  苏炜 《颈腰痛杂志》2000,21(4):294-295
目的:讨论退行性腰椎骨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1990年1月~1999年1月,采用开窗减压棘突间固定术+横突间融合术,对5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对其中的48例进行了0.5~8年,平均4.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优36例,良7例,可5例,手术优良率为90.6%。结论:开窗减压棘突间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综合征诊断与手术治疗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马尾综合证病人,作者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诱因,诊断及手术等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处理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手术,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检查,腰椎管造影可加重马尾损伤,因此要慎重选择,手术应采用单处开窗或多处于开窗,既能进行椎管减压和髓核摘除,又能保护脊椎稳定性,手术应尽量避免马尾神经的继发损伤,术后随访0.5~3.5年(平均1.5年)优良率为85.7%。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介绍一种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改进方法。方法:2005年3月~2007年3月,采用Gibson人路,保留髋关节囊和旋后肌群,对26例新鲜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5~65分钟,平均53分钟。术中最多出血量为230ml,平均出血量为120ml。所有患者经11个月~24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术后均未发生远近期髋关节脱位、切口感染及假体松动。术后6、12个月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2.7分和95.1分。测量双下肢长度患肢比健肢平均长0.4cm。结论:后外侧切口保留关节囊和旋后肌群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保留了髋关节的外旋力量和关节囊后外侧软组织,重建了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增加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能够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瑞  魏兴浩  王培增  杨培伟  苏杭  李楠  左丽 《贵州医药》2007,31(12):1123-1124
雷公藤是被公认的具有免疫抑制功效的中药之一.据报道[1]雷公藤多甙是雷公藤的主要药用成分,具有对不同实验动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往多是雷公藤多甙对实验动物单一免疫因素影响的研究[2],系统地研究其对动物免疫功能抑制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