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临床上甲状腺手术麻醉以颈丛阻滞为主.但颈丛阻滞不能完全消除深部操作及特殊体位引起的不适感,术中需辅助应用镇静镇痛药,潜在风险增加.本研究将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辅助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通过对患者呼吸、循环及血糖的观察,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武进医院2011年1~11月择期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预期手术时间≥60 min,ASA Ⅰ~Ⅱ级,年龄25 ~52岁,体质量48~78 kg,男48例,女42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男18例女12例,芬氟合剂组(F组)男16例女14例,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D组)男14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2.
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兵  刘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170-1172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氟杜镇静组(C组,n=25),硬膜外丙泊酚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和切皮后30分钟测定HR、SBP、MAP、DBP、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阿托品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分钟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分钟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高(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 PetCO2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三组对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因此,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唐桂萍  王向兵  刘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3006-3007
手术创伤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变化、产生疼痛及炎性反应,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轻上述反应,促进术后恢复.阿片类药物由于镇痛效果确切而仍为术后镇痛的主要药物,但会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疼痛的机制复杂,多模式镇痛可能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观察评价了硬膜外单次注入吗啡及静脉联合应用瑞芬太尼及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左布比卡因的药代学、药效学特性及其毒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为左旋镜像体和右旋镜像体混合而成的消旋体,而其毒性主要来自于右旋镜像体。研究表明,左布比卡因的麻醉效能与消旋体无显著差别,而其毒性显著减小。现就左布比卡因的药代学、药效学和对机体的毒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国产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国产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75%盐酸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麻醉,试验组使用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麻醉,每组60例。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包括: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自用药后至出院前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感觉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感觉阻滞上界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试验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占78.3%。而对照组则为9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质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0.75%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而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轻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手术的优势 ,为临床探讨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 :16 0例足月单胎产妇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轻比重腰麻组 (0 1%布比卡因 )和连硬外组。观察两组麻醉时间、麻醉平面、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并发症、胎儿评分及胎儿娩出难易程度。结果 :两组麻醉后血压下降 (P <0 0 5 )、心率增快 (P <0 0 5 )在 15min恢复。麻醉并发症除腰麻组术后头痛发生率偏高 ,其余两组接近。麻醉平面硬外组T8、腰麻组T6。硬外组有 3例胎儿娩出较困难 ,发生率 3 7% ,腰麻组均较易娩出。结论 :轻比重腰麻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7.
毒蕈碱受体对学习记忆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从学习记忆的基本概念、毒蕈碱受体的结构特征及在脑内的功能定位、毒蕈碱受体调节学习记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与其它神经递质系统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毒蕈碱受体调节学习记忆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量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过渡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菏泽市立医院并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严重的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并需外科CABG的患者117例。患者年龄60~75(67.76±3.07)岁。停止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半量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LMWH)组(A组,60例)和单纯LMWH组(B组,57例)。其中,A组造影后持续应用半量替罗非班至术前12h停用;B组仅单纯使用LMWH;所有患者造影后给予LMWH皮下注射至术前24h,并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过渡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等)和出血情况。结果 加用替罗非班组和单纯LMWH组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渡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20/60) vs 57.9%(33/57),P=0.01],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LMWH组减少;加用替罗非班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事件的发病人数较单纯LMWH组减少。术前加用替罗非班组发生轻微出血2例(鼻出血1例、痔疮出血1例),单纯LMWH组发生轻微出血1例(为牙龈出血),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564.17±125.58) vs (542.46±94.46)ml,P=0.30;术后:(4.63±1.40) vs (4.39±1.28)u,P=0.32]。结论 对于拟行CABG的NSTE-ACS老年患者术前持续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使用LMWH作为过渡,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CPB)是心脏瓣膜手术中常用的方法,CPB过程中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表明CPB前相关的麻醉药行缺血预处理,不仅明显减轻心肌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而且可控性好,方便安全。本文就我院2004年01月-2013年12月期间应用舒芬太尼麻醉药预处理对CPB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向兵  刘炜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32-1533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和丙泊酚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随机选取ASA~级行择期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分为5组,分别于200mg丙泊酚中加入氯胺酮0mg、50mg、75mg、100mg、125mg,静脉推注给予负荷量后持续静脉泵入,根据OAA/S评分按需追加芬太尼,观察并记录术中HR、RR、SpO2的变化,并记录清醒时间和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75mg组的HR、RR、SpO2变化较小,清醒时间无明显延长,副作用的发生率低。结论:75mg组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是小儿手术静脉麻醉的有效配伍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