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IAD)青少年与正常对照组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对204例诊断为IAD的青少年进行评定。同时应用上述3种测量工具对100例正常青少年进行评定。结果:IAD青少年SCL-90的躯体化(P=0.006)、抑郁(P<0.0001)、敌对(P=0.001)和偏执因子(P=0.000)均高于正常对照,总症状指数也比正常对照高出近10%(P=0.001)。IAD青少年EPQ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P<0.0001),精神质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P=0.000)。EMBU测查表明,总体来说IAD青少年较正常对照的父母养育方式缺少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仅为母亲)(P<0.001)。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出现各种精神症状,表现出内向和精神质的人格特征。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常常表现为过分干涉、惩罚、缺少情感温暖。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的命名、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疾病存在命名混乱、定义不明确、治疗不规范等问题。面对网络成瘾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科学统一的命名及定义,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据此,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历经近4年时间,通过对1300余例网络成瘾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命名、定义并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OC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225例强迫症患者和175名正常对照的5-HT2A-1438G/A、5-HT2CCys23Ser、5-HT1DβG861C多态性的基因型,根据强迫症的共病情况、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将OCD划分亚型进行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OCD组5-HT1Dβ等位基因861C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4.39,P=0.04),而5-HT2A、5-HT2C2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5-HT1Dβ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D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组5-HT1Dβ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7.12,P=0.03;2=7.56,P=0.006),而无共病组3个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发OCD组5-HT2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8.97,P=0.01;Х2=8.05,P=0.005);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患者5-HT2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9.15,P=0.01;Х2=8.38,P=0.004)。结论5-HT2A-1438G/A多态性与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OCD亚型及早发型OCD的发病存在关联;5-HT1DβG861C多态性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OCD相关,有/无共病强迫症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针对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影响社会功能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制定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应用标准草案对以"沉溺于网络,明显影响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为主诉就医的110例患者进行症状调查,根据症状出现率及症状关联情况草拟标准初稿-1.对使用初稿-1诊断为网络成瘾的408例患者于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统计诊断符合率与复发率,并据此调整初稿-1,草拟初稿-2.由全国多家医院精神科医师采用初稿-2对以上述相同主诉就诊的150例患者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决定是否对初稿-2的语言描述作调整,最后确定诊断标准定稿.结果 症状标准共7条,概括为①对使用网络的渴求;②减少或停止使用后的戒断;③耐受;④对网络的使用难以控制;⑤不顾危害性后果;⑥放弃其他活动;⑦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确诊须具备①和②2条核心症状及后5条附加症状中的任意1条.病程标准为平均每天非工作学习目的 连续上网≥6h、符合症状标准≥3个月.随访观察发现,网络成瘾患者出院1年时复发率为70.6%,诊断符合率96.1%.两评定员间各症状条目一致性为89.3%~98.0%,Kappa值为0.73~0.87(P<0.01).不同技术职称评定员间症状诊断一致性为96.2%~98.8%,Kappa值为0.89~0.95(P<0.01).结论 本标准制定过程符合循证医学要求、评定者间一致性高、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