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预测血液肿瘤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肿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IPS诊断CDAD的能力。结果 IPS评分平均为(11.8±6.5)分,CDAD的发生率为10.5%。发生CDAD患者的IPS评分[(14.2±7.9)分]明显高于未发生CDAD者[(10.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P=0.031)。IPS评分系统诊断CDAD的最佳预测值为16,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80.3%,曲线下面积为0.76,阳性预测值为66.1%,阴性预测值为89.7%。结论 IPS可作为一个筛选CDAD的有价值的工具,对于开展预见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患者在经历肿瘤或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观感受,临床症状表现为精力疲乏,情绪低落,认知能力下降,兴趣丧失,无法从事原先可胜任的工作,且患者经过休息后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参与社会活动、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描述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Piper疲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单因素分析部分采用方差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部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整体疲乏水平评分为(5.32±2.19)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其中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有103例,发生率为80.5%。情感疲乏水平得分(7.37±3.26)分,处于重度疲乏水平,感官维度得分(5.48±2.11)分,行为/严重性维度得分最低,平均为(5.12±1.97)分,认知/情绪维度得分(5.87±2.32)分。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影响淋巴瘤化疗患者疲乏水平的各因素中,性别(OR=3.225)、化疗次数(OR=2.883)、Ann Arbor分期(OR=3.0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处于中重度疲乏水平,应对男性患者、化疗次数>10次的患者以及Ann Arbor Ⅲ期及Ⅳ期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缓解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疲乏现状。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已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随着PICC技术的推广使用,各种并发症也随之出现,有文献报道,各种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导管异位发生率占12.6%,而导管异位于胸壁静脉的报道却罕见。2008年1月,本院为1例患者行PICC置管,因导管顶端异位于胸壁静脉内并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经及时抢救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务萍  张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01-1503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尿激酶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完全性血栓堵塞中的疗效.方法 对80例以PICC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发生导管完全性血栓堵塞后,随机分为4组各20例,A组和C组采用尿激酶5 000 U/ml溶栓,B组和D组采用尿激酶10 000 U/ml溶栓,观察4组导管的再通率、再通时间及凝血功能.结果 4组导管的再通率和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PICC完全性血栓堵塞尿激酶10 000 U/ml的溶栓效果优于尿激酶5 000 U/ml,每4h通管一次且在48 h溶栓再通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MDS与糖尿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同一患者,并且影响MDS的预后.由于这2种疾病各有其严重性,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998年4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MDS患者192例中合并糖尿病38例,现将治疗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阿米福汀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化疗前的辅助治疗,但阿米福汀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皮疹等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时导致了患者的舒适性明显下降,甚至终止治疗.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常常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多变、诊断尚未完全明确等特点,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积极治疗和护理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制定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系统,为护理实践提供依据,对于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SAPSⅡ)是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评分方法,已经广泛用于指导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1].但是其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和干预价值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以急诊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SAPS Ⅱ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为科学高效地开展急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岭燕  王务萍 《安徽医药》2011,15(12):1619-1621
目的通过总结32例东菱迪芙(即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东菱迪芙溶栓治疗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东菱迪芙溶栓治疗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溶栓后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预防溶栓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并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31例随访2个月其中21例基本恢复生活自理,基本功能恢复,10例遗留失语偏瘫等中重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效果较满意。结论东菱迪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且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总结应用三级监控网实施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体会。成立由病区护士长、肿瘤专科护士、临床护士组成的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三级监控网,明确各级监控网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修订并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规范抗肿瘤药物给药流程,分层级培训临床护士。应用三级监控网实施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后,肿瘤科护士的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逐年提高,未发生使用抗肿瘤药物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