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炎得平片是以穿心莲为原料的中药制剂 ,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广泛用于临床 ,地方标准中有的没有含量测定 ,有的则测定总内酯含量 ,专属性差 ,影响因素多。为进一步评价炎得平片质量 ,提高分析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准确度 ,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1 仪器与试药 SP - 10 0高效液相色谱仪、SP- 10紫外检测器、大连Frank - 10 0色谱工作站 ;试剂 :甲醇、乙醇、正己烷均为分析纯 ,中性氧化铝 (层析用 2 0 0~ 30 0目 ) ;样品 :炎得平片 (市售 ,山东某药厂 ,批号 991115、2 0 0 0 0 2 16、2 0 0 …  相似文献   
2.
利福平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正> 双氯灭痛(Diclofenac Sodium)是第三代强效灭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其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分别为吲跺美辛的2~2.5倍,乙酰水杨酸的26~50倍。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世界最畅销的药物之一。虽然双氯灭痛的毒副反应较低,但仍有12%的病人出现轻、中度的副反应,1.5~2%的病人因之停药。胃肠道反应是双氯灭痛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为减少双氯灭痛的不良反应,扩大其应用范围,研制了双氯灭痛搽剂。现将双氯灭痛搽剂的抗炎、镇痛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属于第三代头孢哌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以及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上多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到大输液中静滴或在滴注大输液过程中静推.通常遇到输液出现浑浊甚至产生沉淀堵塞输液针头,尤其是在气温比较低时更为常见.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认为:出现浑浊或沉淀的情况与加到输液中的头孢哌酮钠浓度、大输液的pH值、溶解头孢哌酮钠的灭菌注射用水的pH值以及溶液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并通过试验得出避免浑浊或沉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制剂室在配制甲硝唑注射液(0.2%甲硝唑,5%葡萄糖)时,依照常规是将甲硝唑和葡萄糖同时加入到适量注射用水中,加0.2%的活性炭加热煮沸。由于活性炭对甲硝唑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半成品检验中发现有效成分含量偏低,即使在浓配时适当增加甲硝唑的投入量,检验半成品含量时仍有偏高或  相似文献   
6.
高霞  武静  王克柳 《齐鲁药事》2009,28(6):369-370
目的分析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案是否合理提出纠正意见。结果门诊用药在溶媒使用、给药次数、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医师确认核实或重新确认。结论处方审核、用药分析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用鲎试剂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快速的双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提高检出率 ,避免临床热原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不同厂生产的鲎试剂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双黄连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 ,考察确立双黄连注射液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将双黄连注射液稀释 2 0倍以上可消除干扰作用 ,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双黄连注射液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氯双滴眼液为新型广谱抗菌消炎滴眼液,用消炎镇痛药物双氯芬酸钠替代原氯地滴眼液中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没有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大大减轻,可长期用于治疗沙眼、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主要成分为氯霉素、双氯芬酸钠,含有硼酸、硼砂缓冲溶液.因氯霉素和双氯芬酸钠在UV区光谱曲线重叠,不能用紫外法同时测定,而用HPLC法可同时测定此两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的含量。方法用C18柱为固定相,以pH4·5磷酸三乙胺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结果盐酸倍他司汀在2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其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4%(n=5)。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