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 1   男 ,2 1岁。反复下肢水肿 2年 ,加重 1周 ,活动后稍有心慌 ,无肾病及其他病史。体检 :心率 74次 /min ,律齐 ,无病理性杂音 ,血压 1 0 0 /75mmHg( 1mmHg =0 .1 3kPa) ,两肺呼吸音清晰 ,超声心动图 (UCG)心尖四腔位见右室内肿瘤 ,长6.6cm ,宽 5 .6cm(图 1a) ,瘤体表面光滑 ,包膜增厚 ,反光增强 ,瘤体内呈大小不均的小光团及小无回声区 ,胸骨旁四腔位示肿瘤压迫右室 ,但不在右室内 ,见彩色血流从右房进入右室 ,多普勒测到三尖瓣血流频谱。胸骨旁右室流入长轴切面显示右室 ,右房 ,三尖瓣前、后叶 ,右室充盈完整未见压迫迹象 ,剑突下…  相似文献   
2.
《杨氏家藏方》几种病证中虫类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芬 《中医杂志》1997,38(4):243-244
《杨氏家藏方》为宋代著名方书之一。撰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作者杨(亻炎)(字子靖)。崞人(今山西崞县、原平间)人。生卒年不详。系宋代官吏而兼通医。此书为杨氏将其父杨存中经用或闻见之家藏医方(并有其他医家的秘方、验方)千余首,以病类编次,全书共20卷。包括内科10卷;外科2卷;妇科2卷;儿科3卷;五官科1卷;伤科1卷;杂病1卷。载方1100余首,选方大多切于临床应用。现将此书中载述之虫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列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超声组织定征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是指探讨超声表现和组织声学特性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它除能观察脏器的大小、运动、相邻结构等变化外,还可以了解相关的组织细微病理改变,是目前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临床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4.
患儿 ,女 ,3岁 4个月 ,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来院就诊 ,体检 :神清、无发绀 ,两肺清 ,心率 1 0 0次 /min ,律齐 ,心前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 :左房内径 2 3mm ,左室舒张期内径 33mm ,右室内径 1 6mm ,主动脉根部内径 1 8mm ,左冠状动脉口及左主干异常增粗 ,内径 5~ 6mm(图 1 ) ,并呈囊状扩张 ,右冠状动脉口内径 2mm ,左侧粗大冠状动脉迂曲向右室嵴行走 ,在右室嵴部可见一 6mm大小无回声区 ,彩色和脉冲多普勒检查示五彩分流束 ,湍流频谱持续整个心动周期 ,流速 3m/s(图2 )。超声诊断为 ,左冠状动脉右室瘘 ,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  相似文献   
5.
以蠕变的方法研究气管软骨的蠕变特性,为研究新型人工气管材料和临床气管损伤移植提供气管软骨的蠕变特性参数。以电子万能试验机对10个人尸体气管软骨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应力增加速度为0.05 GPa/min,实验温度为36.5±1℃,设定实验时间7 200 s,采集100个实验数据,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气管软骨7 200 s应变上升了9.6%,气管软骨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本实验人气管软骨和以往报道的犬气管软骨具有不同的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或)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10例确诊的NS并发DVT和(或)PE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NS无血栓患者(无血栓组)的年龄(AGE)、血浆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组10例,肾活检6例,膜性肾病3例.血栓组AGE、ALB、24-UP、FIB与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T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经抗凝、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治疗后,血栓均基本消失.结论 AGE、ALB、24-UP、FIB在NS并发DVT和(或)PE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性肾病是NS合并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一旦合并DVT和(或)PE,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溶栓、介入治疗.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DVT导致P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用血塞通联合黄芪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按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诊断及分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心电图有ST段水平下移(≥0.05mV)或伴有T波倒置,或心律失常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痛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161例高血压痛患者分别检测Hcy、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肺炎衣原体抗体(Cpn-IgG)等指标,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依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Hcy、血脂、血尿酸、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和对比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的发生率,男性比率、Cpn-IgG的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斑块无和有两组间,Hcy存在明显的差异(15.8±10.9 vs 20.6±10.4μmol/L, P<0.05);而年龄(59.3±11.4 vs 68.1±9.5岁,P<0.001)、吸烟的比例(25.3%vs 52.9%,P<0.001)、男性的比例(47.3%vs 75.7%,P<0.001)在两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因素,包括血脂、尿酸、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糖尿痛发生率、Cpn-IgG阳性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01)和年龄(P<0.001)是高血压痛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的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16(2.234-10.820)和1.125 (1.073-1.178)。结论:吸烟和年龄是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为非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胎儿囊性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24岁,孕20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4.6 cm,股骨长2.2 cm,头颅光环完整,颅内结构、脊柱未见异常,胎心正常,无明显胎动,胎儿颈部见一囊性包块,约7.6 cm×5.4 cm×4.9 cm,壁薄光滑,呈无回声,可见分隔,胎儿头部、躯干、四肢皮肤明显增厚,最厚处约3.4 cm(图1)。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厚约3.0 cm,羊水深4.5 cm,透声好。超声诊断:①中孕单活胎;②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引产后尸解见:胎儿女性,全身皮肤透亮水肿,五官、内脏、四肢发育正常,颈部见一7.0 cm×5.0 cm×5.1 cm囊性肿物,壁薄光滑,内见淡黄色液体。病理诊断:囊性淋巴管瘤。讨论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伴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治疗8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的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科室护理满意率,值得在康复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