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的途径,以提高早期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输尿管肿瘤临床资料,比较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检查(RU)、螺旋CT、MRI、微创腔镜检查、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等诊断意义。结果阳性率较高的术前检查有RU、螺旋CT、MRI、腔镜检查。28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以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或膀胱部分切除为主,共19例。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27例,腺癌1例,其中TI-2肿瘤8例。获得随访25例。1990年至1999年14例存活1、2、3、4、5、6年者分别为1、5、3、2、2、1例。2000年至2007年14例,失访4例,术后存活1、3年者各2例,6例未满5年者仍在随访中。结论早期联合超声、IVU、RU、螺旋CT三维重建、MR]等检查分析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有效途径。一经诊断,尽快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RO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肿瘤单发12例,单侧多发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0~6.9cm,平均3.3cm;肿瘤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中极2例,左肾下极3例,右肾上极4例,右肾中极1例,右肾下极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1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例考虑为RO。13例中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RO。随访1~18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癌较难鉴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采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管通路的128例慢胜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包括术前准备、具体显微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结果术毕内瘘通畅率100%,术后1周内瘘闭塞1例(0.78%);术后3周首次穿刺血流量〉200ml/min 112例,150—200ml/min 11例,〈150ml/min5例;术后6周全组血流量均〉200ml/min;术后3年内内瘘闭塞9例(7.03%)。结论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肢的血管储备,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充分术前准备,运用改良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及严格术后管理,是保证内瘘成功和长期通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胃肠间质瘤6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6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6例GIST患者,其中发生于胃42例、小肠18例(其中十二指肠9例、空肠3例、回肠6例)、结肠3例、回肠系膜3例。6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术后病理:良性或极低恶性15例、低度恶性18例、中度恶性15例、高度恶性18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72.7%,SMA阳性率18.2%,S-100阳性率22.7%,vimentin阳性率90.9%。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困难,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提高女性原发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原发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病例行尿道癌根治术+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浸及尿道全层及阴道浆膜面,阴道黏膜及肌层未见癌,膀胱、双侧附件、子宫体、宫颈未见癌,双侧盆腔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已随访1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围手术期的治疗,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治疗合并症,充分调整,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1例TURP手术接近结束时出现TUR综合征,2例术后当天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排尿通畅。结论:高龄高危BPH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的不同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158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01例)采用坐位直接原住ESWL治疗,B组(57例)将后尿道结石推至膀胱内行俯卧位ESWL治疗.结果:经1次ESWL后,所有病例均能自行排尿,解除尿潴留,其中A组有97例(96.0%)结石全部排出,余4例3~7 d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B组有54例(94.7%)1次ESWL术后结石全部排出,余3例1周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两组疗效相近,术后均有轻度血尿(肉眼或镜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尿道结石首选ESWL治疗,应视病人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坐位原住碎石,或将结石推至膀胱后俯卧位碎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评测膀胱结石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行腔内碎石术前、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新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采用单纯经尿道膀胱结石腔内碎石取石术的膀胱结石合并OAB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于术晨开始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 mg/次,1次/d,口服至拔除导尿管后3 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无结石残留。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尿次数、24 h平均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24 h平均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及排尿次数明显少于术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结石合并OAB患者行腔内碎石术前、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新,对缓解术后膀胱痉挛、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RO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肿瘤单发12例,单侧多发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0~6.9cm,平均3.3cm;肿瘤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中极2例,左肾下极3例,右肾上极4例,右肾中极1例,右肾下极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1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例考虑为RO。13例中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RO。随访1~18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癌较难鉴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