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与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观察及测定30E条件下,6h内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配伍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结果在30E条件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等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等配伍6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黄鹏  王晨洁  王丰伟  赵张晶 《中国药房》2010,(30):2800-2802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清洁方案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72例肠道需要进行清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导泻剂(A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磷酸钠盐口服溶液(C组),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肠道清洁有效率分别为83.61%、86.21%、94.34%,成本分别为268.0、337.6、440.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20.54、391.60、467.25;B、C方案相对于A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676.92、1610.44。结论:C方案肠道清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7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356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科室、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6例ADR报告中,门诊占70.51%高于住院,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居多(占55.06%),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90.73%)。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注射用卡洛磺钠分别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维生素C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3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后6h内卡洛磺钠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 在室温25℃条件下,0~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变化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6h内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本实验方法 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7年第四季度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主要原因是住、离院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以提高诊疗质量。方法 筛选2021年1—12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肠毒素、肠毒素基因、耐药性、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2起食物中毒样本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 spa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ELISA检测菌株产肠毒素型...  相似文献   
8.
王丰伟  薛佩佩 《中国药房》2012,(42):3988-3989
目的:考察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5%果糖、果糖氯化钠、5%转化糖3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置于30℃恒温箱,观察和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值的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3种配伍液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果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含量下降明显,2h含量〈95%;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5%,6h含量降为92.05%;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8%,6h含量下降为95.0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宜在2h时内完成输注;不可以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