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囊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气囊止血带是四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较广泛的止血器械,具有减少术野止血,利于手术操作等优点.如果使用不当,可造成肢体缺血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我们2001-03~2003-03在手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1 000例,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骨科2009年2~7月4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首先在8 h内进行彻底的创面清除,对于严重的骨折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采用石膏外固定支架固定,然后选取与创面形状大小相似的医用泡沫敷料填塞于创面,再用半透膜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创面置有引流管,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持续引流,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患者经多次术后创面封闭治愈出院。通过5~13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并无并发症出现,且骨痂得到良好的恢复,四肢活动良好,起色正常。表明康复工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并无不良影响。结论: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骨科金属内固定材料的广泛应用,金属过敏反应时有发生,但由于临床发病率较低,人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诊治经验,因此,金属过敏反应极易被忽视,甚至被误诊误治.笔者于1998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金属内固定材料导致过敏反应9例,经对症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仅就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牛玉贤 《光明中医》2011,26(3):580-581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良好,均达解剖复位,骸骨爪放置位置满意,固定牢固。术后2周拆线,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无关节强直。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耐心的态度,细心的指导来帮助患者,同时,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李伟  牛玉贤 《光明中医》2008,23(2):182-183
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其致残率较高,目前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作者2001年10月-2006年10月至今应用痛点封闭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该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玉贤 《中外医疗》2011,30(3):146-146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找出最佳康复体会。方法 对36例颈椎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的科学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颈椎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给予正确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以及全膝置换术后关节僵直的原因。方法:对2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僵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根据患者住院各阶段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随访4个月~2年,经过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屈伸和行走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全膝置换术后关节僵直的20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牛玉贤 《中外医疗》2011,30(2):178-17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作用。方法对76例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良好的体位放置和搬运以及科学的功能锻炼,出院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仅有1例患者出现关节脱位,其余病患均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0.
我们1998-06~2005-12对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呼吸道感染者38例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6~75岁,平均42岁。颈髓损伤17例,颅脑损伤10例,胸部损伤9例,其他2例。发病时间最短3 d,最长8 d。绿脓杆菌感染21例,大肠杆菌感染8例,变形杆菌感染5例,乙型链球菌感染4例。对症治疗最短3 d,最长20 d。1.2治疗方法1.2.1抗感染治疗在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常规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1~2种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伤情较重者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当出现呼吸道感染后,根据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