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通过分析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的:结合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有关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主要为"腰椎间盘退变;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合2009-01/12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67例,治疗方法为单节段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内固定,对术中切除的间盘进行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76篇与腰椎间盘退变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数量处于上升趋势。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检测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为主,对炎症递质的表达定量定性准确性研究较多。可见,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在椎间盘退变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生物力学的观点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在后凸的顶点处截骨最佳,但术中脊髓损伤的风险大。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椎板间截骨+椎体截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36例,均采用PSO(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截骨+SPO(Smith-Peterson Osteotomy)联合截骨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未发现植入物修复后矢状位失平衡者,矢状位失衡的改善率为64%。患者植入物修复后胸腰椎后凸角的到恢复,改善率为60%;颌眉角的改善率为98%,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为64%,ODI 指数95%;均未发生拔钉、断钉、断棒现象。说明选择性截骨矫形技术+长节段内固定手术能够获得稳定的内固定疗效,防止出现矢状位失平衡,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拔钉、断钉、断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生物力学的观点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在后凸的顶点处截骨最佳,但术中脊髓损伤的风险大。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椎板间截骨+椎体截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36例,均采用PSO(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截骨+SPO(Smith-Peterson Osteotomy)联合截骨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 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未发现植入物修复后矢状位失平衡者,矢状位失衡的改善率为64%。患者植入物修复后胸腰椎后凸角的到恢复,改善率为60%;颌眉角的改善率为98%,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为64%,ODI指数95%;均未发生拔钉、断钉、断棒现象。说明选择性截骨矫形技术+长节段内固定手术能够获得稳定的内固定疗效,防止出现矢状位失平衡,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拔钉、断钉、断棒现象的发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患者的症状、腰椎退变节段以及影像学等相关病情进展性的评估,系统回顾相关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文献。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共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范围在42-78岁,平均年龄59.02岁。其中行腰椎后路减压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32例;后路动力系统腰椎置入内固定患者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以及随访评估。并检索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与结论: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与文献报道中的退变性侧弯发病率、年龄范围相符合。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显示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评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1年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腰椎后路减压植入物置入内固定适应范围广泛,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方法熟悉程度较高,但远期发现顺应性较差,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较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动力内固定系统既能够保证内固定的稳定,也使内固定特性得到较好的发挥,远期随访显示患者对动态固定的顺应性好,达到治疗目的,又保留了患者腰椎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背景:通过分析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结合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有关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主要为“腰椎间盘退变;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合2009-01/12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67例,治疗方法为单节段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内固定,对术中切除的间盘进行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76篇与腰椎间盘退变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数量处于上升趋势。腰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研究检测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为主,对炎症递质的表达定量定性准确性研究较多。可见,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在椎间盘退变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单节段或两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目的:对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结果及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对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16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201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检索词为“螺钉;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共检索相关文献48篇,进行数据特征等的深入分析。 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中轴脊椎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合并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经胸段脊椎屈曲增加,患者往往无法平视,严重的甚至肋骨下缘挤压内脏致心肺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采用脊柱截骨,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马尾综合征,疼痛难忍而影响:[作和生活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植入物置入内咧定治疗效果,深入了解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检食方法,吲顾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献。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27日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滑脱合并相邻节段和,或跳跃性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患者23例,存全麻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周定,采用VAS、JOA和ODI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定,加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作为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并检索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单节段或两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目的:对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结果及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对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16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201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检索词为"螺钉;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共检索相关文献48篇,进行数据特征等的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中轴脊椎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合并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经胸段脊椎屈曲增加,患者往往无法平视,严重的甚至肋骨下缘挤压内脏致心肺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采用脊柱截骨,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马尾综合征,疼痛难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效果,深入了解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回顾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献。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27日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滑脱合并相邻节段和/或跳跃性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患者23例,在全麻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采用VAS、JOA和ODI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定,加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作为手术疗效的判定标准。并检索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与结论:采用短节段选择性责任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只固定单一节段,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大,功能受限少。患者术后半年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为80.3%。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包括Babinski征、Kernig征、“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和腰椎稳定性Posner诊断等,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可以有效改善椎体三维稳定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