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迫症 ( OCD)是神经症中常见的类型 ,1 994年 Weissman等在大规模跨国和地区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结论 ,OCD在人群中终生患病率为1 .3%~ 2 .5 % ,年发病率为 1 .1 %~ 1 .8% [1]。除了心理治疗之外 ,我国对强迫症的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首选 5 -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 SSRIs)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HUTPA和rt—PA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发病在12h内的7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HUTPA组(n=37)和rt—PA组(n=37),分别一次性静脉推注HUTPA25mg和静脉注射rt-PA100mg,在溶栓90min时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价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监测溶栓30d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STEMI发病3h内静脉应用HUT—PA和rt—PA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分别为95.65%和81.82%,发病12h内静脉应用HUTPA和rt—PA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为83.78%和8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溶栓前、溶栓6h、溶栓12h及溶栓7d血浆纤维蛋白原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在30天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梗塞及全因死亡不良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与rt—PA比较HUPTA治疗STEMI病人同样安全有效,且使用方法简便、易操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的10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00例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造影结果行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组(47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ACS 3组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并且中度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MACE亚组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非MACE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呈高表达,并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氯氮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8月至2014年4月救治的41例急性氯氮平中毒患者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洗胃、利尿、导泻、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用HA230灌流器以150 ~ 200 ml/min流速血液灌流2h,血液灌流后在4h内静脉滴注纳洛酮0.5 mg/kg.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病死率、昏迷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和纳洛酮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0.0% (2/20)和4.7%(1/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时间分别为(30±14)h和(19±10)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中有8例患者(44.4%)出现吸入性肺炎,血液灌流和纳洛酮组中仅有1例(6.2%)出现吸入性肺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和纳洛酮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他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学异常、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癫(痫)发作、深静脉穿刺部位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4/21)比25.0%(5/20),38.1%(8/21)比35.0%(7/20),19.0%(4/21)比15.0%(3/20),23.8% (5/21)比10.0%(2/20),9.5%(2/21)比10.0%(2/20),23.8% (5/21)比0.0,9.5%(2/21)比0.0](均P>0.05).结论 血液灌流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可缩短氯氮平中毒患者昏迷时间,降低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DES)三代介入技术的发展,虽然DES大幅降低了PC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但患者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依然存在。近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探索,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应运而生,其在扩张狭窄血管和释放抗增殖药物后,可逐渐降解并被完全吸收,使血管恢复到自然功能状态,已成为PCI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检索、分析文献总结了BRS的发展历程、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BRS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创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共治疗25例主动脉创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1-60岁,平均35岁。18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7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18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所有患者无急性脊髓缺血、无支架移位,无脑梗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1例术后即刻造影示Ⅰ型内漏,1例术后即刻造影示Ⅱ型内漏。7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例1年后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术后胸腔持续引出陈旧血性液持续3周;1例胸腔感染为脓胸;1例手术后截瘫。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外伤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目前已逐步取代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1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NT-proBNP评价不同QRS波时限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探讨其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入选74例慢性心衰患者设为病例组,分为A组(QRS≥120ms,n=46例)、B组(QRS<120ms,n=28例),再根据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A1组(运动同步组)、A2(运动不同步组),B1(运动同步组)、B2(运动不同步组);入选45例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设为对照组(C组),均行心电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等检查,记录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应用Qlab(5.0)定量分析软件,描绘左室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出左室16节段、12节段收缩期容积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msv-SD)、 最大差异(Tmsv-Dif)及其标准化值(Tmsv-SD% 、Tmsv-Dif%);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NT-proBNP,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QRS时限。结果:1、三组一般资料以及A、B两组间用药情况、伴随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QRS比较,A组(137.7±9.9ms)、B组(111.8±7.6ms)与C 组(90.5±9.6ms)比较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两组LVEF、LVEDV、LVESV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心衰组存在心脏收缩不同步,左室各节段运动曲线排列紊乱,达峰时间不一;C组心脏运动均同步,左室各节段运动曲线形态协调一致,达峰时间一致。心衰组收缩同步性参数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A组中33例患者(71.7%)收缩不同步,B组中11例患者(39.3%)收缩不同步;C组心脏运动均呈同步性。4、心衰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及B2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分别高于A1、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间及A2、 B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的心脏运动情况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通过在同一个心动周期内同步显示左心室壁的各个节段,敏感地反应各个节段容量的时间变化,来评估心肌运动的同步性。2、无论心衰患者QRS波时限增宽与否,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存在心脏运动不同步现象。3、左室运动不同步心衰患者NT-proBNP血浆浓度较高,NT-proBNP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的心脏运动情况有较好的相关性。4、RT-3DE联合NT-proBNP可以更好的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为临床医生在CRT术前筛选合适患者,从而能够提高CRT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AMI)患者中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变化,从而分析急诊PCI术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浆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2例STAMI患者于24 h内成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在PCI术前及PCI术后12 h进行血浆FIB检测。结果:急诊PCI术前血浆FIB含量单支病变组2.31±0.82,低于双支病变组3.09±0.44和多支病变组3.12±0.71,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血浆FIB含量均增高,单支病变组3.74±0.54,双支病变组4.40±0.58和多支病变组5.17±1.49,多支病变组增高最为明显,且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ST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浆FIB含量均增高,多支病变患者FIB含量增高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男女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异同点。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男性294例,女性50例,考察年龄、吸烟史、体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饮食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男女冠心病患者在这些发病危险因素上的异同点。结果: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男性相比约晚10年;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女性冠心病发病中同样为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随着其逐年增高的发病率而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