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喷射呼吸机常频开放式通气在麻醉与术者共用气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例成年患者,麻醉诱导应用芬太尼0.1m g、丙泊酚2m g、司可林100m g,麻醉维持用丙泊酚、司可林各4~8 m g.k-g 1.h-1。置入支撑喉镜后经镜内直视下将内径2 mm、长25 cm金属吸引管置入声门下2~3 cm,连接喷射呼吸机输出端,1组用高频通气频率100~300次/m in,2组用常频通气40~60次/m in,工作压力均为0.3~0.4 M Pa。结果:1组达不到有效通气,SpO2不能保持在85%以上,需要中止手术撤除喉镜面罩加压给氧,SpO2上升至95%以上再置入喉镜手术。2组均一次置镜后顺利完成手术,SpO2均≥95%。  相似文献   
2.
喉部显微手术时间短,刺激强,术野狭小,术者与麻醉医生共用狭小气道,对麻醉要求有足够深度,肌松完善,声带静止不动,循环干扰小,副作用小,以保证通气供氧。根据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的药理作用特性,复合麻醉加高频呼吸机常频通气,能满足上述要求,本组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昔洛韦为含嘌呤核的抗病毒药 ,对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及带状水痘病毒高度有效 ,并与其他抗病毒药无交叉耐药性 ,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有协同加强作用 ,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在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期间 ,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结膜炎 ,不但缩短了病程 ,又降低了复发率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两组均为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9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其诊断符合病毒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观察组 78例 ,均为双眼先后发病 ,男 45例 90眼 ,女 3 3例 66眼 ,年龄 15岁~ 5 6岁。随机抽取 7…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比重甲磺杩啰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高危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8例行髋部骨科手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腰麻用药,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ml+10%氯化钠0.5ml+0.9%氯化钠0.5ml共3ml,注1.5ml行腰麻。B组:0.75%布比卡因2ml+10%氯化钠0.5ml+0.9%氯化钠0.5ml共3ml,注1.5ml行腰麻。观察温度觉消失平面,手术结束时平面,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温度觉消失平面,手术结束时平面,手术时间,输液,麻醉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麻醉前(T0),蛛网膜下腔给药后(T1),给药5min(T2),给药10min(T3),给药15min(T4),收缩血压、舒张奢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B组血压,心率T0与T2、3、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与T3、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随访,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部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阻滞均取得满意效果,但甲磺酸罗哌卡因以心脏神经毒性低,安全,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运动神经阻滞轻的特点,更适合高龄高危患者的腰硬联合麻醉,循环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肩关节、肱骨上段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统计1998年10月至2009年10月428例锁骨骨折、肩关节损伤、肱骨上段手术,依据单纯肌间沟臂丛与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分为肌间沟组、肌间沟加颈浅丛组即复合组;肌间沟组198例,复合组230例;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复合组225例达到完全无痛,3例切口疼痛需加局麻,2例失败优良率〉99%,肌间沟组8例无痛,189例例切口疼痛需加局麻,1例失败,优良率〉99%。结论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肩关节损伤、肱骨上段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独肌间沟臂丛阻滞,是锁骨骨折、肩关节损伤、肱骨上段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1级~2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35岁~60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的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成功率、健忘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顺利插入气管内(87.5%),4例困难气道(Ⅱ级)经调整导管角度2次插入气管内(1%),1例失败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5d~6d后恢复,术后1d随访无1例对插管过程有记忆。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口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主动配合,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无记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