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先给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隔日一次,治疗5个月;然后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联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1个月;随后单独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1次/d,治疗6个月。对照组单独给予同剂量恩替卡韦口服,连用52周。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相关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CR)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Hbe Ab阳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结束,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但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2.
熊华刚  李勇富  张流  崔艳 《贵州医药》2008,32(7):623-624
内毒素血症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测不同阶段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探讨血清内毒素(LPS)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戊型肝炎血清学多样性变化及抗HEV-IgG对急性戊肝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连续收活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38例,其中仅抗HEV-IgG阳性而抗HEV-IgM阴性者62例,而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65例,抗HEV-IgM阳性者11例,比较了他们的年龄、肝功能、肝脾B型超声波检查情况。结果:在138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有44.9%(62/138)患者从第一周到第5周以上仅检测到抗HEV-IgG阳性,而抗HEV-IgM阴性;有47.1%(65/138)患者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有7.97%患者(11/138)抗HEV-IgM阳性。62例单项抗HEV-IgG阳性者与65例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的年龄、肝功能和肝脾B型超声波检查指标的比较,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335~0.962)。结论:使用人工合成的基因重组的HEV抗原检测HEV-IgM和抗HEV-IgG,血清学表现呈多样性,抗HEV-IgG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并随访经病理证实并存活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例,观察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符合情况及转归,探讨其预后,提高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行第二次肝活检。所有病例均发送随访信。结果37例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34例,符合率91.89%,另3例为急性肝炎。其中13例分别在第一次肝穿后32~54天行第二次肝穿检查,1例呈早期肝硬化表现,8例呈缓解期改变,4例呈G2S2改变。随访11例,1例2年后肝穿为早期肝硬化,1例因意外死亡,7例为慢性肝炎,2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结论病理诊断较临床诊断更可靠,因受多因素影响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存在一些差距;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病例有肝组织损伤的修复,肯定了亚急性重型肝炎积极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方法6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应州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MELD评分。探讨预后与S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MELD分值≥30的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改善,MELD分值,病死牢方而无显著差异;而MELD分值〈30的患者。治疗组肝功改善,MELD分值与对照级相比均有明湿改善。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扎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MELD分值〈30患者,可改善肝功,降低病死率。但对MELD分值≥30患者治疗意义不大。故掌握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对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常规。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治愈好转率达84.4%,慢性重型肝炎早期治愈好转达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肝性脑病清醒率75%。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未出现致死性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喇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腺苷蛋氨酸静滴;联合口服熊去氧胆酸。对照组只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28d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肝功比较,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症状、肝功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乙肝重度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的问世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其需长期服药、耐药变异率高、停药后病情易反复、HBeAg阴转率低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 ] 。国内有少量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报道 ,但省内尚未见报道 ,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我们于 1 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取得了一定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61例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均符合 1 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 ]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自体回输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隐原性肝硬化2例)在基础药物治疗上行腹水浓缩自体回输。治疗前后对病人临床症状,肝肾功、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游离血红蛋白、电解质、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评定;并与同期、同类病人予单纯放腹水及输血浆、白蛋白等传统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结果腹水浓缩回输技术对于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能迅速改善压迫症状,改善肝肾功能。采用肝素、抗生素、鲁南欣康、地塞考松、普萘洛尔等预防不良反应,使治疗安全可靠。结论取材方便,装配简易,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拉米夫定 (100mg/d)和苦参素(0.4/d)治疗为观察组 ,选择30例病人单独服用拉米夫定(100mg/d)作对照 ,共治疗52周 ,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 :治疗52周疗程结束时 ,血清HBVDNA阴转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93.3 %对73.3 %,P>0.05) ,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51.6 %对20.0 % ,P<0.05,35.5 %对13.3 %,P<0.05)。治疗12周时 ,观察组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 %对66.7 %,P<0.05) ,治疗结束时 ,两组病人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 (100 %对93.3 % ,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