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64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胃肠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肿瘤中较少见的一种:本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臼2000年7月~2006年7月误诊的9例病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临床并不罕见,近来多主张实行期待疗法。我们通过对一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护理过程分析,认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对于双胎孕妇的预后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种因素对手工凝聚胺试验的影响;方法应用手工凝聚胺(manual polgbrene test,MPT)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试验;结果血液标本、操作手法、凝聚胺试剂、药物(肝素、止血敏、高浓度KCl等)等对试验均有影响;其中以药物、操作手法影响较大,可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结论手工凝聚胺试验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时应注意排除药物和操作手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组查阅12例,死亡1例。此病发病率在我地区逐年上升,且来我院就诊多为中晚期病人即休克期及少尿期,因发热期多在县级以下医院就诊。来我院就诊者:发热期2例,低血压休克期1例,少尿期9例。结合临床实践,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胎方位(简称胎位,fetalposition)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  相似文献   
6.
选择髂内或髂外动脉吻合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外或髂内动脉时移植肾血流参数、肾脏功能和血管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135例初次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平均年龄、HLA错配数目、淋巴细胞毒试验、冷/热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相同。应用髂外动脉端侧吻合66例,髂内动脉端端吻合69例。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肾脏功能、彩色多普勒肾脏血流参数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组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肾功能监测指标(Cr:118.41 vs123.68μmol/L),移植肾主肾动脉、段动脉、大叶间动脉血流及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内外动脉对移植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动脉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7.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可称为沟通。是人们交往中一种最重要的基本形式,同时也可以说是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结构的动态有机部分。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病人,收集病人的全面资料,给予护理或评价预期的护理效果。因此,它是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中重要手段。可以促进护患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护理程序顺利实施。护患沟通不仅是建立主动合作型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满足病人被尊重被关爱心理需要的基本形式。下面从护士的角席来分析影响沟涌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被证实有免疫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具有多个功能位点和结构域,并且可以与不同受体或受体亚型相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1~3].α-干扰素(IFNα)是研究最早的、也是研究最多的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因子之一,其中枢镇痛功能及其结构基础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