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axter化疗泵在持续性动脉插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腋动脉将导管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持续应用化疗药物 ,已成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1,2 ] 。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组织 ,明显提高了局部疗效 ,减轻了全身毒性反应[3 ] ,用化疗泵持续给药 ,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能使患者在化疗期间可以自由活动 ,提高了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治的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一类颅神经疾病的肿瘤性病因,对其临床表现特点、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以面肌痉挛、三又神经痛主诉就诊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发现肿瘤性病因19例,占同期显微手术治疗1032例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中的1.8%。其中男7例,女12例。三叉神经痛16例,面肌痉挛3例。术前诊断胆脂瘤8例,脑膜瘤5例,听神经瘤6例。结果肿瘤获全切,病理诊断同术前一致。术后除一例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部分缓解外,余症状均消失,平均随访4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颅神经疾病的肿瘤性病因并不少见,在本组三叉神经痛中高达6.3%(16/253)。其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症状较重,三叉神经痛倾向于不典型发作。临床医师应保持警惕,术前应常规MRI检查。一旦发现肿瘤应争取及时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晚期食道癌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对晚期食道癌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我科自88年至91年底,共收治晚期食道癌20例,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41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根据CT和MR的表现,将其分为大、中、小3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早期出现单侧和双侧视力下降,视野改变不典型.MRI特点为明亮均一的增强,肿瘤中心在鞍上,伴基底硬膜尾征,蝶鞍不扩大.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有关,中、小型肿瘤全切除率较高.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和眶颧入路显露满意和手术效果好,明显优于单侧额下入路.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早期出现视力下降,以中、小型肿瘤为主.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小、中型肿瘤宜采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肿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大型肿瘤宜采用眶颧入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腮腺浅叶摘除术后局部肿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腮腺浅叶摘除术后局部肿胀的护理陈松兰腮腺浅叶摘除术均需经局部压迫包扎,以期抑制残余涎腺分泌、减少和避免皮下积液,消除创面死腔和积血,但如压迫不当,产生与其相反的结果。现将我们近3年对17例压迫不当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7例病人...  相似文献   
6.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MDM2基因在增生性内膜中较癌变内膜表达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M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病人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病人由于多种原因,在入院时即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后又因手术、化疗及放疗的影响,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体重进一步下降。肿瘤病人的预后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一部分肿瘤病人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饥饿性营养不良〔1〕。我科开展了肿瘤病人围化疗...  相似文献   
8.
夏玉凤  王强  濮祖茂 《中药材》2003,26(5):323-326
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紫外光谱法对地肤子、藜、小藜和扫帚菜四种药材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四种药材的胞果、毛茸、气孔和种子形态特征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地肤子和扫帚菜无明显区别,但与藜和小藜之间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液基超薄细胞检测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Bethesda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1583例门诊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和PCR检测HPV-DNA。结果:1583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241例,占15·22%。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88例(5·5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5例(2·8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0·51%),鳞状细胞癌(SCC)1例(0·06%),子宫内膜腺癌1例(0·06%),HPV感染42例(2·65%)。T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和PCR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83·82%、61·9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减少漏诊率,TBS报告方法客观、准确、详尽,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0.
正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参考目前欧洲和美国最新的诊疗指南[1~2],针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常需要运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但较长时间较大剂量使用易导致血尿酸的升高,从而继发痛风急性发作[3],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由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较差,口服相关对症药物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秋水仙碱有明确的肝损机制,特别是容易引起严重的肝内胆汁瘀积[4]。故笔者运用乌龙散外敷治疗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