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性,35岁,18(1/2)小时前服苯巴比妥0.03g×200片,昏迷17小时于1992年7月11日14时40分入我室。查体:T36.5℃,P68次、R12次、BP14/10kPa,抬入,深昏迷,压眶反射消失,双瞳0.1cm,光反射消失,颈软,心率68次。律齐,呼吸12次,双肺未闻及湿性罗音,腹部无阳性体征,四肢软瘫,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补体C_3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17例健康人(对照组)和17例AMI病人发病3、12、24、48、72、96小时血清sICAM-1和补体C_3水平。结果:(1)AMI发病3、12、24、48、72、96小时血清sICAM-1和补体C_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AMI病人在上述时点sICAM-1水平在发病12小时即有显著升高(P<0.05),24小时达高峰,至发病96小时降至发病3小时水平,(2)AMI发病96小时内死亡者与存活者比较,发病3、12小时血清sICAM-1在死亡组均有更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sICAM-1和补体C_3参与了AMI发生、发展,且sICAM-1的测定可作为病情严重度和预后观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