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第11届基于细胞测定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年会着重讨论了基于细胞筛选所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相对于无细胞筛选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的异二聚体酶,除了RNA聚合酶H之外,它还通过催化依赖RNA和DNA的DNA聚合酶反应,将基因组HIV RNA转入前病毒DNA中。以HIV逆转录酶作为靶标的药物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核苷酸和核苷酸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第 11届基于细胞测定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年会着重讨论了基于细胞筛选所取得的进展 ,并探讨了该技术相对于无细胞筛选的利弊。分子靶标的筛选 基于细胞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膜酪氨酸激酶筛选 ,该技术只用激酶区而不用完整蛋白可筛选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基于细胞筛选可发现激动剂和小分子模拟物。涉及的相关技术是用分裂 增强的稀土元素荧光免疫测定(DELFIA)方法 ,灵敏地检测出细胞中胰岛素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作用。细胞测定法可用于不易纯化的靶标 ,如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和离子通道。与会者介绍了一种用膜 电势 敏感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 stromaltumors,GISTs)组织中MMP-13与CD117、Ki67表达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69例GISTs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13蛋白表达与GISTs生物学行为呈正相关,(rs=0.23,P<0.05);MMP-13蛋白表达与CD11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7,P<0.05),与Ki67表达亦呈正相关(rs=0.29,P<0.01)。结论:MMP-13可作为诊断GISTs及判断其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CD147的表达与胃肠间质瘤(GIST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GISTs组织中MMP-14和CD147的表达,分析MMP-14和CD147与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GISTs组织中MMP-14和CD147的阳性率分别为94.2%和97.1%,MMP-14阳性表达程度与GISTs的危险度、CD147表达及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P<0.05);CD147阳性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14阳性表达与GISTs危险度关系密切,可作为GISTs危险度的潜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7.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以脂多糖(LPS)为刺激剂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采用放免法确定最佳刺激浓度和时间,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戊地昔布和达布非隆(darbufelone)为阳性对照药验证实验模型。结果:达布非隆和戊地昔布对COX-2和COX-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比值分别为3.175×10-4和3.576×10-3。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比较灵敏,可靠,可用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病理诊断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病理诊断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供学生的动手能力,节约实验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潘献柱  陈命家 《安徽医药》2013,17(2):359-360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专业英语作为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必将成为择业和就业强有力的“武器”,与之相适应的双语教学近年来也在全国高校的各专业各学科中逐渐开展。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两种语言,我国常用的是汉语和英语。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能使教学活动与国际接轨,便于学生掌握经典的西医内容和最新的医学动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胃腺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测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设SGC7901(未转染组)、转染空质粒的SGC7901(SGC7901/Neo,空载体组)为对照.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8周后,获取移植瘤模型瘤组织,称取湿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激酶A2(EphA2)表达.结果 与未转染组比较,空载体组瘤体积、质量改变不明显,HIF-1α转染的实验组的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HIF-1α转染的实验组诱导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和EphA2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组、空载体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IF-1α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形成血管拟态及EphA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