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作为临床药学监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上市,潜在的ADR事件随时均可发生,为此本院于2003年加入台州市ADR监测网。经过近3年多来的运作,初步建立起由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全院ADR监测网络,制订完善了ADR监测与报告的工作制度,建立了门、急诊及病区医护人员自愿呈报与临床药师积极参与监测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时,  相似文献   
2.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广谱耐酶的青霉素复方制剂。克拉维酸对产酶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抑制作用,因此使阿莫西林的抗菌谱明显扩大,并使其抗菌作用显著增强。目前该药在本院已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2005年10月12日本院病区一护士用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入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瓶中,静置数分钟后发现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药液变为红棕色,为探明药液产生色泽变化的原因,从中发现某些有关的共性问题及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笔者进行了有关试验。1…  相似文献   
3.
由非镇静药物引起的嗜睡虽非病理性疾病,但对于临床某项疾病的诊断,将会起到干扰作用,同时,该类嗜睡若发生在患者正从事某项高危活动时,就会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综述近年有关非镇静药物引起的嗜睡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态是由原核微生物(细菌)、真核微生物(包括真菌以及原生动物)和病毒构成的强大“器官”,在机体营养代谢、维持肠道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免疫调节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如神经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能够通过氧化三甲胺和短链脂肪酸及其受体途径对血流动力学发挥调控作用; 同时,肠道微生态失调、易位激活机体炎症反应可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文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所收集的20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潘晓俊  金笑 《临床医学》2007,27(4):88-89
目的探讨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药液色泽变化的原因,规范临床用药。方法对临床反馈的几例在使用中出现药液色泽变化事例,加以综述分析。结果果糖二磷酸钠(FDP)注射液忌溶于碱性溶液中,且奥美拉唑注射剂宜在4 h内避光即时使用;高浓度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药液在短时间内其色泽和效价均会发生较大改变;氨溴索注射液伍用头孢哌酮钠易致乳白色混浊沉淀;滴注穿琥宁注射液与氧氟沙星,中间宜采用冲管或穿插其他药液静滴;喹诺酮类药物能与多种药物在伍用过程中产生沉淀物。结论应加强注射药物规范配制宣传,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潘晓俊  徐刚 《医药导报》2007,26(6):676-677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分离到的647株细菌,采用药敏测定仪进行病原菌耐药鉴定,判断其对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结果64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2.8%,革兰阳性(G+)球菌占27.2%;位居前5位的菌属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8.2%)、铜绿假单胞菌(16.7%)、肺炎克雷白杆菌(14.4%)、表皮葡萄球菌(7.0%)及金黄色葡萄球菌(5.1%)。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尚未在G+球菌中检出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的菌株,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对4种葡萄球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情况严重;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但均对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部分致病菌敏感率不容乐观,奈替米星和复方哌拉西林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表现为十分敏感。结论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微生物药物,对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和蔓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替考拉宁致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6岁,因“咳嗽,持续发热6d不退”,于2006年1月17日21:00由当地卫生院转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体:T37.7℃,P92次/min,R25次/min,BP130/77mmH(g1mmHg=0.133kPa);胸部CT示右肺中叶感染性病变;实验室检查:WBC12×109/L,中性粒细胞0.85,C反应蛋白(CRP)79.50mg/dl。诊断为右侧肺炎。痰培养报告为溶血链球菌感染,药敏结果示:苯唑西林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考虑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大,1月18日21:30予以注射用替考拉宁4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当液体输入约1h时(约100ml),患者出现畏寒、寒战,继而发热,体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