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治性高血压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2009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1例,诊治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21~83岁,平均53.3岁;病史2~42年;原发性高血压54例,有家族史4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与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TE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研究组行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bF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1h和2h血管再通率、治疗后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STEMI,有助于改善患者碱性纤维生长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和血管再通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hs-cTnI)、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集血液标本, 进行NTproBNP、hs-cTnI、D-二聚体检测, 随访6个月, 观察患者预后情况, 分析入院时NTproBNP、hs-cTnI、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1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NTproBNP为(1 638.20±419.52)ng/L, hs-cTnI为(3.02±1.28)ng/mL, D-二聚体为(286.35±94.25)μg/L。不同年龄、Killip心功能分级、预后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NTproBNP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预后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hs-cTnI、D-二聚体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 NTproBNP与年龄、Killip心...  相似文献   
4.
潘伟英 《当代医学》2014,(25):126-127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及灯盏花素,临床治疗2周。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缓解总有效率92.5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00%,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及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UAP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和诱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收治的232例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但是老年组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心肌病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中青年组劳累因素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部感染及严重心肌缺血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病因以防治冠心病和高血压为主,中青年还应重视心肌病;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是其主要诱因,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变化情况;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与心绞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恢复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缺血表现改善率(69.77%)显著高于对照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6.74%,对照组为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与餐后血糖(PPG)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PG与P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降血糖与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D-二聚体(D-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AMI患者。PCI术后3 d内检测患者的hs-cTnT、D-D及其他各项血清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 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统计患者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状况;分析hs-cTnT、D-D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5例AMI患者;研究期间失访2例, 主动退出研究1例, 最终纳入122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 122例AMI患者中, 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0例, 发生率为16.39%, 纳入狭窄组;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102例患者纳入非狭窄组。狭窄组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占比(60.00%, 12/20)高于非狭窄组(35.29%, 36/102), P<0.05;狭窄组hs-cTnT、D-D水平[(1.24±0.16)ng/ml, (1.38±0.24)mg/L]高于非...  相似文献   
8.
论中药的贮藏潘伟英①胡金林②①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312500;②浙江省绍兴第四医院312030中药的贮藏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应根据中药的品种、性能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这对药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1吸潮法在霉雨季节,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干燥和重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3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就医延迟的因素。结果早决定组患者与晚决定组在性别、既往病史、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首发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医疗保险、症状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目击者及服药自救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决定就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缩短就医时间,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3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存活(存活组)384例,死亡(死亡组)7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病史、心率、收缩压、肌钙蛋白T(cTnT)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空腹血糖、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梗死部位、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性心律失常及再灌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心率、收缩压、cTnT峰值、Cr峰值、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Killip分级、LVEF及再灌注治疗与AMI患者住院死亡相关。结论高龄、糖尿病及OMI病史、心率增快、cTnT及Cr升高、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Killip分级高是A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LVEF及再灌注治疗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