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据国内调查,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985.2/10万人口,发病率为79.7/10万人口。血小板在本病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注意。本文旨在观察偏头痛病人血小板活性和变化规律.从而对偏头痛的发作因素进一步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帕金森病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 定926 例帕金森病患者和776 例门诊保健体检者血清SCC-Ag 水平。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中血清SCC-Ag 异常表达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13.39% vs 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0,P =0.000)。其中,男性异常表达率高于女性(9.50% vs 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 =0.002)。71~80 岁组异常表达率高于51~60 岁组,61~70 岁组,81~90 岁组, 91~95 岁组(5.51% vs 0.97%,3.31%,3.6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28,P =0.000)。 Hoehn-Yahr 5 期 异常表达率高于H-Y 1 期,H-Y 2 期,H-Y 3 期和H-Y 4 期(46.15% vs 1.30%,3.90%,17.92%,31.36%),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χ2=90.957,P =0.000)。结论 SCC-Ag 对帕金森病辅助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非刚性的配准在医学诊断和治疗计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者们为此提出了各种非刚性配准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非刚性配准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典型非刚性配准算法,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对非刚性配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存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加入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贴壁细胞团的分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悬浮培养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贴壁培养细胞分化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并且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在成人脑内分布,脑缺血后内元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并且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再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lzheimer病大鼠脑形态及动物行为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移植入 Alzheimer病 (AD)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及功能。方法 :由新生大鼠海马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采用切断穹窿海马伞的方法制作 AD大鼠模型 ,模型建立 8~ 10 d后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 1个月后 ,通过暗回避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应用尼氏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染色观察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 ,分化以及 AD大鼠 Ach E纤维密度的变化。结果 :神经干细胞在额叶和海马都能够存活 ,分化成神经元 ,可与宿主建立突触联系 ,在海马区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生长优于额叶。与对照组相比 ,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鼠的暗回避潜伏期变长 (P <0 .0 5 ) ,探索次数减少(P<0 .0 5 ) ,海马 Ach E纤维密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神经干细胞能够在 AD大鼠额叶、海马存活、分化 ,并可导致 Ach E纤维密度增加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信息的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准精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的配准。详细地介绍了互信息的基本概念、归一化互信息、互信息计算中常用的变换模型、插值方法、优化算法及提高配准速度策略等。同时对互信息在配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最后对今后互信息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17例,女5例.首发症状为为智能下降10例,精神症状4例,卒中样发作3例,癫痫发作2例,头痛2例,双下肢无力1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卒中样发作4例,智能下降12例,精神症状10例,癫痫发作7例,睡眠障碍6例,头痛4例,双下肢无力1例.22例患者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TPHA)均阳性;17例行脑脊液RPR、TPHA试验,15例RPR阳性,16例TPHA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升高.1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有8例异常,均表现为广泛性慢波.20例行MRI检查,异常19例,主要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呈长T.、长T2异常信号改变.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2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复发.结论 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智能下降及精神症状;血浆及脑脊液TPHA、RPR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1995年1月~1998年10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50例病人均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即初发劳力性,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有出血性疾病、近期有手术及外伤史、服用抗凝制剂者不列入观察对象。1.2 分组50例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8~70岁,心电图:ST段下移(>0.05mV)21例,ST段抬高5例…  相似文献   
10.
PSO和Powell混合算法在医学图像配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准精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的配准.但是,基于互信息的目标函数经常是不光滑的,存在许多局部极值,给问题的求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讨论了互信息函数的多极值特性,并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Powell混合优化方法.经检验,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克服互信息函数的局部极值,大大地提高了配准精度,达到亚像素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