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经甲氰咪胍治疗后发现的胃癌病倒渐有报道,Elder等认为甲氰咪胍可能通过在胃内形成亚硝化衍生物而致癌。现有研究表阴,甲氰咪胍在  相似文献   
2.
尿素自血循环扩散至胃液时可在尿素酶作用下产生氨。尿素酶可来自细菌或/和粘膜。作者对7例正常人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每日4克,共7天。发现基础胃液氨从5.5±1.4降至1.8±0.3毫克分子,而乙胺吡唑(Betazole)刺激后的胃液氨则从4.7±0.9降至1.3±0.3毫克分子(P<0.01)。另各以7例正常人分别给予口服新霉素(每日4克)或肌注氨苄青霉素(每日4克),亦获得同样结果。对5名氮质血症病人采用同样的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基础胃液氨  相似文献   
3.
近廿年来,放射学及内窥镜技术均有了飞跃发展,诊断正确率显著提高。本文就两种技术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钡餐检查普通钡餐检查对癌及溃疡的诊断正确率为51~78(平均65.5)%。X线双重造影技术较普通钡餐为优,诊断正确率为77~98.5(平均84.6)%。其假阴性率亦较低,为1.5~7(平均2.3)%。Stevenson等强调普通钡餐的应用价值,提倡与X线双重造影联合应用。并称为“双相钡餐”,其诊断正确率为88~90%。  相似文献   
4.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系统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使粘膜浆细胞分泌的双体IgA附着于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成分,然后以分泌成分IgA复合体经上皮细胞运转至粘膜表面。在大肠和小肠中,已用免疫荧光和免疫过氧化酶的方法证明炎症和肿瘤病变与分泌免疫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但有关胃的研究极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正常胃中分泌型Ig系统各成分及溶菌酶的分布,并观察其在胃炎、间变、和胃癌时的变化。作者共研究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者(住院号152586)男性,58岁。因不规则发热、消瘦、双下肢反复肿痛9个多月于1973年8月20日入院。患者自1972年11月底开始发热,体温在38℃~39℃问,下午热度较高,同时右下肢反复疼痛,继而肿胀,以肢末为明显,肿痛时好时坏,至1973年8月26日左下肢亦出现类似的肿痛。对不规则发热,曾用各种抗菌药物未见好转。经外科拟诊为下肢深静脉炎,于1973年8月28日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自Wolf-schindler氏1932年首创能屈式胃镜后,应用胃镜检查胃部疾病已在各国临床上广泛应用。1953年起国内已有胃镜检查的总结报告。我院自1960年7月至1963年6月的3年间共进行了260例胃镜检查,茲将其结果初步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分析我们采用的是Wolf-schindler氏能屈式胃镜,检查方法基本上是依据Schindler氏的“胃镜检查法”一书。麻醉剂为1%Dicaine、1%Telracaine、1%Pantocaine或1%Dyclonine。本组病例大多数先经X线检查而后进行胃镜检查,亦有少数病例是先作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可见到某些阻塞性黄疸病例,往往难于确定其阻塞原因,致治疗无所依从;且少数病例因而导致错误手术,但手术所见并无肝外胆管阻塞。过去曾疑为肝内胆管病变所致,被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以后的研究发现在这些病例中,大多数未能找到任何肝内胆管分枝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纤维胃镜直视下刷取的细胞学检查,成为诊断胃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就一组经手术或追踪证实的胃癌108例,试分析和比较直视下刷取的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以期进一步提高胃癌的诊断率。资料与方法本文108例,76例经外科手术及术后标本病理证实为胃癌,并排除胃内其他肿瘤;32例经胃镜追踪及  相似文献   
9.
对3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窦G细胞密度(GCD)测定,同时观察了胃泌酸功能,血清胃泌素试餐检查、血清壁细胞抗体(PCA)情况。结果;胃窦胃炎组GCD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胃窦中重度萎缩组GCD又低于胃窦轻度萎缩组,差异十分显著;胃体胃炎组GCD高于胃窦胃炎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胃粘膜功能改变不同,提示:GCD测定及泌酸功能、血清胃泌素试餐检查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分型诊断,PCA可作为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胃粘膜电位差(PD)和粘膜损伤记分为指标,观察不同因素对大鼠胃粘膜屏障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处理:①牛黄胆酸(钠);②阿斯匹林;③阿斯匹林+前列腺素E;④应激;⑤对照。结果:大鼠胃腔灌注牛黄胆酸(钠)、阿斯匹林和应激后PD下降,粘膜糜烂、出血甚至发生溃疡;如预先腹腔注射前列腺素E再灌注阿斯匹林,PD开始也下降但能逐渐恢复,粘膜损伤也明显减轻。上述资料提示胆盐、阿斯匹林和应激均能破坏胃粘膜屏障,而前列腺素E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