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中药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枸杞子中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并用Cytoscape3. 7. 1软件建立"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抗癌靶点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探究枸杞子的抗癌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包含30个化合物123个靶点。PPI网络中有77个靶点,度值排名前5的抗癌靶点有PIK3CA、ITGB1、EGFR、IL2和PIK3CD。"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说明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有22个,可直接作用的抗癌靶点有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共28条,涉及癌症通路、炎症通路和免疫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枸杞子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雷尼替丁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各因素对盐酸雷尼替丁片剂生物等效性的影响,为生物等效豁免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查询不同数据库关于雷尼替丁理化参数的相关文献,遵照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的生物等效研究的指导原则,采用GastroPlusTM9.5软件建立雷尼替丁注射给药和口服给药的PBPK模型,并通过倍数误差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再根据已建立的PBPK模型对可能影响雷尼替丁片剂生物等效性的各因素进行体内模拟。结果:PBPK模型预测雷尼替丁的药-时曲线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药动学参数最大血药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0-inf)和截止至终末观察点时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与实测值接近,倍数误差 < 2。影响因素沉淀时间(90~9 000 s)、胃pH(0.5~6)、十二指肠pH(0.5~8)、溶解度(100~10 000 g·L-1)对Cmax和AUC0-t值几乎无影响;当胃排空时间在0.125~0.5 h内时,随着胃排空时间延长,Cmax略有下降,AUC0-t基本不变,Cmax和AUC0-t均符合生物等效(BE)标准;当渗透性在(0.62~2.48)×10-4 cm·s-1内时,随着渗透性增加,Cmax和AUC0-t均增加;Cmax在渗透性为(0.84~1.82×10-4 )cm·s-1时符合BE标准,在渗透性研究范围之内AUC0-t均符合BE标准;当小肠转运时间在1.586~6.344 h内时,随着小肠转运时间增加,Cmax略有增加,AUC0-t也略有增加,Cmax和AUC0-t都符合BE标准;在120 min内药物溶出度达到85%时,不同制剂与口服溶液在体内的Cmax和AUC0-t是一致的,不会受溶出的影响。结论:所建PBPK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模拟和评价各因素对BE试验的影响程度,为生物等效豁免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旨在优选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提取工艺。方法: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异槲皮苷、紫云英苷、丹酚酸B的含量以及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考察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水提取过程中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用水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用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采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二次模型优化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1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培植牛黄药材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AJS-02氨基酸分析专用柱C18(150 mm×4.6 mm,3μm);流动相A为磷酸氢二钠-四硼酸钠缓冲液(pH 8.2),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水(9∶9∶2),梯度洗脱;流速为1.6 mL·min^-1;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338 nm(一级氨基酸)和262 nm(二级氨基酸)。结果:各个氨基酸在线性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除Lys外,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0%~11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培植牛黄药材中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非布司他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计算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药物浓度,预测非布司他对基于CYP2C8和CYP2D6介导代谢的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DDIs)。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和ADMET PredictorTM软件预测获得非布司他建模的理化性质参数、生物药剂学参数、人体生理参数等;同时收集不同给药剂量非布司他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PK)数据,建立并验证PBPK模型。采用PBPK模型计算非布司他在肠道上皮细胞浓度、血浆达峰浓度、肝脏达峰浓度、肝脏入口游离药物浓度,预测非布司他与基于CYP2C8和CYP2D6代谢酶代谢药物的DDIs。结果:PBPK模型预测非布司他不同剂量下的药-时曲线与实测值拟合良好。预测的非布司他不同剂量下药动学参数(AUC,Cmax,Tmax)与实测值相近,倍数误差<2,模型准确可靠。DDIs预测结果显示采用肝脏达峰药物浓度与肝入口游离药物浓度来代替酶活性位点抑制剂浓度作出的DDIs预测结果更与临床结果相符合,即非布司他在健康人群日服用80 mg剂量下,基本不会对由CYP2C8和CYP2D6酶代谢的药物产生明显的DDIs。结论:所建立的PBPK模型可较好预测非布司他的体内药时曲线与机体不同部位的药物浓度,且能准确预测药物可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辣木叶及其复方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和相关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体质量随机将100只SD大鼠分为10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番泻叶浸液组(阳性对照,0.01 g/kg)和辣木叶水提液低、中、高剂量(0.79、1.58、3.15 g/kg)组,黄芪白术(1.05 g/kg)组,辣木叶复方水提液低、中、高剂量(1.84、2.63、4.20 g/kg)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盐酸洛哌丁胺(6.67 mg/kg)复制便秘模型,每日2次,连续2周。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分别ig相应受试样品,每天1次,连续7 d。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最后24 h粪便粒数,测定粪便含水量、小肠炭末推进率,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P物质、生长抑素含量及结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辣木叶水提液中、高剂量组及辣木叶复方水提液各剂量组的体质量增量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排便粒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性增加(P<0.05);各给药组大鼠粪便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辣木叶水提液中、高剂量组及其复方水提液中、高剂量组小肠炭末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0.01)。辣木叶水提液中、高剂量组及其复方水提液各剂量组血清P物质含量、结肠组织胃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辣木叶水提液高剂量组及辣木叶复方水提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含量较模型组降低显著(P<0.05、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辣木叶复方水提物上述作用均好于等剂量辣木叶水提液及黄芪白术水提液。结论 辣木叶及其复方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有关;复方的通便及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优于单味药辣木叶及黄芪白术,体现出复方配伍的整体优越性,其中辣木叶侧重调节P物质、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而黄芪白术主要调节生长抑素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