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对48例早产儿PDA予口服或经口管饲布洛芬混悬滴剂,首剂10 mg/kg,于24、48 h后再各予5 mg/kg.观察洛芬治疗PD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不同性别、体质量、孕周、开始用药日龄、动脉导管内径及不同类型PDA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PDA的关闭率为81.3%.开始用药日龄≤5 d与>5d的关闭率分别为90.0%、66.7%(27/30例、12/18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05 P=0.0450);体质量>1500 g与≤1500 g的关闭率分别为93.5%、58.8%(29/31例、10/17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64P =0.0311);单纯型PDA与复合型PDA的关闭率分别为89.5%、50.0%(34/38例、5/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16 P=0.0261).而不同孕周、性别及动脉导管管径对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3例出现尿量减少,停药后很快好转.结论 布洛芬对关闭早产儿PDA安全、有效,用药时间越早,关闭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早期连续腰穿(LP)疗效的评估.方法 对45例出生后经床边头颅B超诊断为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分为L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入选24例;LP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了连续LP治疗,入选21例,开始LP治疗的平均日龄为(9.8±4.2)d (3~11 d),LP间隔天数为(2.5±2.2)d(1~6 d),每次LP放液量为(7.1±2.8)ml (2.5~10 ml),LP次数为(7.1±5.2)次(5~26次),LP 疗程为(15.6 ±19.3)d (6~52 d),LP起效天数为(9.4±4.1)d,(7~19 d).CSF蛋白治疗前为(1.97±0.56)g/L,CSF蛋白治疗后为(0.72±0.33)g/L,全部恢复正常,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果 经连续LP治疗后,脑室完全恢复至正常11例,脑室稍大,但形态持续保持稳定5例,成功率76.2 % (16/21),导致脑积水的不良预后率23.8% (5/21).对照组24例重度IVH早产儿均未进行LP治疗,18例发展为脑积水.在早产儿出生10个月的到访复查19例中,11例呈脑积水,8例轻度脑室扩大,形态保持稳定.未经连续LP治疗的重度IVH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率57.9%(11/19),未发生脑积水的42.1%(8/19).结论 连续LP治疗早产儿IVH后脑积水、改善预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最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通气(PRVC)治疗婴幼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PRVC组52例和间歇指令通气(IMV)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动脉血气、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上机时间.结果 ①PRVC组上机时间(67.62 ±22.63)h明显低于IMV组的(88.78±25.88)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PRVC组治愈率92.3%,明显高于IMV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通气治疗1h后PRVC组的PIP、Pmean和FiO2明显低于IMV组(P<0.05),12 h、24h后更加明显(P<0.01);两组PaO2及通气治疗24h的PH值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VC组PaCO2在通气治疗1h、12 h明显低于IMV组(P<0.05),pH值在通气治疗1h、12 h明显高于IMV组(P<0.05).结论 PRVC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IMV具有优越性,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的机械通气方法,是目前呼吸机中较科学和理想的一种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所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998年5月至2007年4月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婴儿化脓性脯膜炎34例,经头颅CT扫描提示硬脑膜下积液24例,其中2例积液量少且无症状未作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