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耳廓假囊肿是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治疗方法很多,如理疗、冷冻、激光,甚至手术治疗。我科自1998-2006年采用肿节风治疗耳廓假囊肿患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鼻出血,对这些疾病的影响很大。为探讨老年患者鼻出血痛苦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一次止血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对语言学习期的儿童甚至可致聋、致哑。笔者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伴有SOM的腺样体肥大患儿85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狭小、咽反射强烈给止血带来困难,个别患者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故术中及术后出血仍是本手术的主要并发症。2000~2006年本科采用高频电刀行扁桃体挤切术118例,降低了术中及术后出血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科采用高频电刀行扁桃体挤切术患者118例,男62例,女56例,年龄5~40岁,其中5~8岁27例,9~12岁31例,13~16岁20例,成人40例。慢性扁桃体炎(平均每年急性发作5次以上)106例,曾患扁桃体周围脓肿5例,病灶性扁桃体炎(肾病综合征)2例,扁桃体单纯肥大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耳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耳真菌病疗效较好,且极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中联合采用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治疗对血管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SO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9例对照组和39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以7d为1个治疗周期,若未痊愈则继续治疗,最多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通透性、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79.49%)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44%)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血管通透性、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连接蛋白(Fn)[(195.30±22.46)mg/L]高于对照组,透明质酸(HA)[(54.62±3.26)μg/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92.49±15.72)ng/L]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L-2)[(13.66±2.12)pg/ml]、白介素-6(IL-6)[(13.66±2.12)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44.89±4.52)%]、CD4+/CD8+(1.94±0.15)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治疗SOM效果确切,能够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常发生于<8岁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常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1]。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及时就医,可痊愈并不再复发,但慢性中耳炎无法根治。1中耳炎的症状根据病史和体征,成人诊断较易,小儿则较困难,一是缺乏耳症状史,表现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二是小儿外耳道狭窄,鼓膜不易查见。如遇小儿高热,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生,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中联合采用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治疗对血管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SO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通透性、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9%)低于观察组(9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血管通透性、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连接蛋白(Fn)[(195.30±22.46) mg/L]高于对照组,透明质酸(HA)[(54.62±3.26)μg/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92.49±15.72) ng/L]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L-2)[(13.66±2.12) pg/ml]、白介素-6(IL-6)[(13.66±2.12) 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44.89±4.52)%]、CD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5(IL-5)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4例28耳作为试验组,其中以病程<3个月的患者为急性组,病程≥3个月的患者为慢性组。另从我院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人员中选取2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人员血清中IL-5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中耳积液中IL-5浓度为(10.437±1.393)pg/ml高于血清中的(2.754±0.86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血清中IL-5浓度(2.754±0.868)pg/ml低于对照组的(2.876±1.07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中耳积液中IL-5浓度为(11.374±1.457)pg/ml高于急性组的(9.550±0.77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5作为重要的变态反应性细胞因子,存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中耳局部产生变态反应性炎症,IL-5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慢性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在临床局部止血过程中,常因严重出血,大量血液从鼻腔涌出或连续不断从口腔吐出而无法找到出血点,给止血带来极大困难。2000年10月,笔者采用自制的吸引式高频电极治疗鼻出血患者56例,取了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